[发明专利]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及供其使用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4466.1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欧成杰;马海朝;马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53;B60L53/00;B64D27/24;B64C27/0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3322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旋翼 无人机 使用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及供其使用的充电桩。一种供多旋翼无人机使用的充电桩,包括第一固定柱、发电装置和配电箱,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的设置有充电网,电源适配器的正负极分别与充电网相连接;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有充电钩。多旋翼无人机尾部的充电钩能够挂在所述充电网与其接触,给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接触式充电。通过充电钩和充电网的配和接触充电,多旋翼无人机的充电钩直接勾在网状的充电导线上进行充电,使得多旋翼无人机的充电钩无需与充电网精准配合才能接触充电,提高了多旋翼无人机充电的可靠性能,安全性能也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及供其使用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665540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供多旋翼无人机使用的充电桩,用于为设有挂靠臂的多旋翼无人机提供空中挂靠和充电场所,所述充电桩包括一充电桩桩体、一发电装置、两接触导体片及一配电箱,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接触导体片均与所述配电箱电连接,配合挂靠臂上相应的充电接触装置,以实现在多旋翼无人机挂靠的同时进行充电,延长续航时间。
上述专利利用多旋翼无人机的挂靠臂与接触导体片进行接触来实现充电,但是从上述专利说明书附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接触导体片呈半圆片嵌入式在充电桩桩体上,且并没有公开所述挂靠臂具体挂靠在所述接触导体片上的方式,同时,这样的挂靠方式不够靠谱同时安全性能不够高;另一方面,所述接触导体片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和损坏,导致多旋翼无人机充电时电压不稳定,而造成多旋翼无人机的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短路或爆炸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多旋翼无人机的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及供其使用的充电桩,通过充电钩和充电网的配和接触充电,多旋翼无人机的充电钩直接勾在网状的充电导线上进行充电,使得多旋翼无人机的充电钩无需与充电网精准配合才能接触充电(例如现有技术中多旋翼无人机的挂靠臂须准确对准接触导体片才能实现接触充电),提高了多旋翼无人机充电的可靠性能,安全性能也较高,同时多旋翼无人机通过充电钩直接挂在充电网上,无需悬停充电;另一方面,在充电桩不进行充电时,充电网是出于收纳箱的密闭空间内的,防止野外的动物损坏充电网或由于天气原因而腐蚀充电网等等,保证了充电网的完整性,不会出现由于充电网被损坏而导致的充电事故等问题;同时,智能芯片能够在辐射区域内实时发出无线的提示信号和接受多旋翼无人机内发出的射频信号,提示信号用于给多旋翼无人机内的智能芯片识别模块进行识别,若所述智能芯片接收到多旋翼无人机发出的射频信号,则智能芯片发出感应信号到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则控制收纳在收纳箱内的充电网展开,同时,多旋翼无人机根据智能芯片识别模块上报提示信号控制其内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充电钩往上转动90°,使得充电钩能够顺利的挂在充电网上进行充电,实现了多旋翼无人机智能充电的功能,当多旋翼无人机离开辐射区域,则充电网和充电均复位。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多旋翼无人机使用的充电桩,包括第一固定柱、发电装置和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蓄电池、逆变器和电源适配器,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源适配器之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的充电网,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充电网相连接;
多旋翼无人机尾部的充电钩能够挂在所述充电网与其接触,给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接触式充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固定柱、控制箱和收纳箱,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柱下部,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配电箱给所述控制组件供电,所述收纳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柱上部,所述收纳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所述充电网可收纳式设置在所述收纳箱内,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充电网的收纳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4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