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时延传输技术的远程列车驾驶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13049.5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菲;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20 | 分类号: | B61L27/20;B61L2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低时延 传输 技术 远程 列车 驾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低时延传输技术的远程列车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中心设置有远程驾驶控制台,以及与远程驾驶控制台连接的远程驾驶显示屏、远程驾驶控制模块,在每辆列车的车载CC上安装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在每辆列车上安装有高清摄像头并接入CCTV系统;
所述远程驾驶控制模块与每辆列车上的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之间通过低时延传输网络进行信号传输,所述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与车载CC的TOD连接,获取车辆本地的操作界面信息并发送给远程驾驶控制模块,远程驾驶控制模块将该信息发送给远程驾驶控制台,通过远程驾驶控制台进行TOD界面显示;
所述远程驾驶控制台用于接受远程驾驶员的控制,并向远程驾驶控制模块下发控制命令,所述远程驾驶控制模块将控制命令转换为控制量,并通过低时延传输网络将此控制量发送至车载CC上的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
所述高清摄像头用于拍摄列车前方的视屏画面,并通过低时延传输网络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CCTV,在远程驾驶显示屏上显示该列车前方视屏画面;
采用所述一种基于低时延传输技术的远程列车驾驶系统进行远程列车驾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无人驾驶列车因发生故障,无法继续以全自动驾驶模式和蠕动模式运行;
步骤二:控制中心的远程驾驶员通过中心调度获取故障列车识别号后,在远程驾驶控制台上通过操作选择该故障列车识别号;
步骤三:远程驾驶控制模块接收到列车识别号信息后与线路上对应的故障列车建链并配对,检测到配对建链成功后,通过远程驾驶控制台进行显示并语音提示;
步骤四:车载CC上的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检测到与远程驾驶控制模块建链并配对成功后,通过低时延传输网络,将从车载CC获取的本地操作TOD界面上的相关信息发送给远程驾驶控制模块;列车上高清摄像头拍摄的视屏画面,也通过低时延传输网络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CCTV;
步骤五:远程驾驶控制模块接收到信息后,通过远程驾驶控制台进行TOD界面显示,中心人员通过CCTV终端调取该故障列车上高清摄像头拍摄的视屏画面以及线路上需要的辅助视屏画面,调取的画面显示在远程驾驶显示屏上;
步骤六:远程驾驶员根据远程驾驶控制台上的TOD界面显示,以及远程驾驶显示屏上的视屏画面信息,并结合中心大屏上故障列车所在位置,根据大屏上故障列车前方的信号显示远程驾驶列车运行;
步骤七:远程驾驶员通过操作远程驾驶控制台上的设备,向远程驾驶控制模块下发牵引/制动命令;
步骤八:远程驾驶控制模块接收到牵引/制动命令后,将牵引/制动命令按照预定的转化规则转化为适用于车辆控车的牵引/制动控制量,并通过低时延传输网络将此牵引/制动控制量发送至车载CC上的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
步骤九: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接收到牵引/制动控制量后通过和车辆间的PWM硬线或电流环向车辆输出牵引/制动控制量控制列车运行;
步骤十:远程驾驶命令接收器实时将车辆反馈的列车速度信息发送给远程驾驶控制模块,用于在远程驾驶控制台上显示对应的故障列车运行速度;
故障列车被远程驾驶运行过程中,若列车故障恢复,进入FAM模式条件满足时,则在列车停车,由远程驾驶员操作列车进入FAM模式后退出远程驾驶模式,故障列车被远程驾驶运行过程中,若列车故障始终无法恢复,则远程驾驶员远程控制列车运行到下一站台停车后退出远程驾驶模式,待列车清客完毕后由车站司机上车驾驶故障列车回库维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时延传输技术的远程列车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时延传输网络为5G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30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