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落水时气囊驱动的螺旋桨自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0014.6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叶;赵付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R21/00;B63C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落水 时气 驱动 螺旋桨 自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时气囊驱动的螺旋桨自救装置,包括气瓶、气囊、桨叶、连接支架、涡壳和涡轮,连接支架与汽车底板转动连接,连接支架穿过汽车底板进入车内,桨叶和涡壳位于汽车底板的下方,桨叶的一端连接转轴,转轴通过轴承连接于连接支架的下端,涡轮设置于涡壳内,涡轮的轮轴通过轴承连接于连接支架的下端,涡轮的轮轴与转轴间设有棘轮驱动组,轮轴通过棘轮驱动组驱动转轴单向转动,涡壳的设有径向进气口和轴向出气口,径向进气口通过进气阀连接气瓶,轴向出气口连接气囊,气瓶设置于车内,气囊设置于车外。本发明能够帮助成员落水后驱动车辆向岸边移动争取更多自救机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落水时气囊驱动的螺旋桨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工程师在设计汽车的主动安全装置时,通常没有考虑到汽车落水自救措施,而汽车落水事故在交通事故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汽车落水后如果不能及时自救常会导致乘员短时间内溺亡,比单纯的交通事故更加严重。中国专利CN103303241B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为解决车辆落水后,乘员不易逃生的问题而发明。汽车落水逃生装置,包括滑道,所述滑道设置于汽车地板上,所述滑道的一部分与汽车天窗的位置对应;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道上且可沿所述滑道移动;座垫,所述座垫设置于所述滑块上;以及车门开启装置,所述车门开启装置可将汽车车门顶开。该汽车落水逃生装置用于帮助落水汽车内的乘员逃生。但是当汽车落水点距离岸边较远时,对于不会游泳的人,盲目地打开车门逃生不利于自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落水时气囊驱动的螺旋桨自救装置,帮助车内成员控制车辆向岸边靠近进行自救。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落水时气囊驱动的螺旋桨自救装置,包括气瓶、气囊、桨叶、连接支架、涡壳和涡轮,所述连接支架与汽车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穿过所述汽车底板进入车内,所述桨叶和所述涡壳位于所述汽车底板的下方,所述桨叶的一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涡壳内,所述涡轮的轮轴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所述涡轮的轮轴与所述转轴间设有棘轮驱动组,所述轮轴通过所述棘轮驱动组驱动所述转轴单向转动,所述涡壳的设有径向进气口和轴向出气口,所述径向进气口通过进气阀连接所述气瓶,所述轴向出气口连接所述气囊,所述气瓶设置于车内,所述气囊设置于车外。
该装置利用气瓶内高压气体经过涡轮向气囊充气同时由涡轮的转动带动桨叶转动推进落水后的车辆移动,可转动的连接支架能够在车内调节桨叶的转轴方向,而充气的气囊能尽可能延长车辆漂浮时间,帮助落水者进行自救。
进一步地,为了尽可能使用大尺寸桨叶以提高划水效率,同时又能利用车底空间收纳不影响正常行驶,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汽车底板在轴向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突出于连接支架侧向的限位凸,所述限位凸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汽车底板的轴向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连接支架上移后对车内空间的占用,所述连接支架上部铰接有升降把手,所述升降把手与所述连接支架的铰接轴垂直于所述连接支架的轴向。
进一步地,由于气瓶内除气量有限,因此通过高压气体驱动桨叶的时间较短,为了方便人力驱动桨叶,所述连接支架内穿设主导向杆,所述主导向杆下端加工为棘齿条,所述桨叶的转轴设有与所述棘齿条配合的棘齿轮,所述棘齿条位于所述棘齿轮的侧方,所述桨叶的转轴和所述涡壳通过第一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设有侧杆,所述第一支架设有横向套筒,所述侧杆头端被限制于所述横向套筒内,所述侧杆头端与横向套筒底部间设有横向弹簧,所述棘齿条和所述棘齿轮的齿设有呈所述棘齿轮径向并垂直于所述棘齿条长度方向的啮合面以及斜向设置的坡面,所述棘齿条驱动所述棘齿轮单向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对车内空间的占用,所述主导向杆的上部铰接有副导向杆,所述副导向杆与所述主导向杆的铰接轴垂直于所述主导向杆的轴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切换为履带结构的全变形车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检测用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