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菌的即炖燕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9661.5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之初健康美(厦门)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418;A23L3/4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菌 燕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菌的即炖燕窝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新型无菌的即炖燕窝制备方法为将燕窝原料依次经过复水、蒸料、浸泡、挑毛去杂、干燥、除菌和密封处理;所述蒸料步骤为将复水后的燕窝原料置于温度95‑98℃,压强0‑1Mpa的蒸汽柜中处理10‑30mi n。通过蒸汽处理燕窝原料的方法,不但能够除去即炖燕窝原料附带的微生物和因挑毛等加工工艺再次引入的微生物,解决了现有的即炖燕窝产品由于未经过高温除菌密封等加工工艺而造成的燕窝生菌发霉问题;同时蒸汽均匀的穿透燕窝原料,致使燕窝原料的水溶性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使其能够承受后期消费者为追求软糯口感对鲜炖燕窝进行长时间加压炖煮等加工条件,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菌的即炖燕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燕窝,就是金丝燕的窝。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和绒羽等凝结所筑的巢窝,现代医学发现,燕窝具有养阴润燥、益气补中,可促进免疫功能,有延缓人体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燕窝不是直接采摘下来就能吃的,食用燕窝前一般都需要经过浸泡、挑毛这几道必备工序。市面上许多商家为方便消费者食用燕窝、减少消费者食用燕窝前的准备工序,推出了即食燕窝和即炖燕窝。
即食燕窝,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购买后无需再加工就可直接食用,如公开号为CN110338331A,公开日为2019年10月18日,名称为《即食燕窝罐头的杀菌方法、即食燕窝罐头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即食燕窝罐头的制备方法:杀菌,第一杀菌:先将杀菌锅的温度升温到70~80℃,再将燕窝半成品放入杀菌锅中蒸煮15~45分钟;第二杀菌:蒸煮后将温度升温到121℃,杀菌3~10分钟后,冷却出锅,得到即食燕窝。
即炖燕窝,通过对初始燕窝原料进行挑毛去杂、冷风干燥处理,使消费者在食用本燕窝产品前免洗免泡免挑毛,接炖煮其所购买的燕窝产品,方便快捷。由于目前的即炖燕窝没有经过除菌密封处理,存放时间一长水分控制不当,容易生菌发霉导致变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即炖燕窝没有经过除菌密封处理,存放时间一长水分控制不当,容易生菌发霉导致变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无菌的即炖燕窝制备方法,其中,将燕窝原料依次经过复水、蒸料、浸泡、挑毛去杂、干燥、除菌和密封处理;
所述蒸料为将复水后的燕窝原料置于温度95-98℃,压强0-1Mpa的蒸汽柜中处理10-30min。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复水后的燕窝原料铺放在带有孔隙的蒸料托盘内,所述蒸料托盘的孔径范围为1-1.5mm,孔隙率为40%-6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复水后的燕窝原料和蒸料托盘之间还铺设有过滤布,所述过滤布的目数范围为300-500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复水的温度为22-28℃,时间为20-30min,所述复水后的燕窝原料的水分含量为20%-25%。
所述复水的具体操作为:将测定过水分的燕窝原料单层平铺在蒸料托盘,使用装有22-28℃纯净水的压力雾化喷壶匀速均匀喷洒一遍,10min后将燕窝翻面,再次使用装有25℃纯净水的压力雾化喷壶匀速均匀喷洒一遍,10min后测定水分,根据测定的燕窝原料的水分含量决定是否再次进行复水,为保证燕窝原料蒸汽处理时均匀充分,蒸料前水分含量需要控制在20%-2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浸泡的温度为25℃,时间为1-1.5h,料水比为1:20-3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过程分为甩干和烘干,采用离心机在转速2500-3000r/min下进行甩干2-3min,之后在25℃温度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之初健康美(厦门)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燕之初健康美(厦门)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