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8610.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令;张国跃;范钦晓;徐铭辉;徐子炎;王红庆;李晓辉;蒋成博;李红刚;卢健;顾晓东;郭亚楠;马明乐;卢留洋;冯祥伟;朱启媛;陈波;孔令强;唐猛;潘明;王海燕;袁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检测装置及方法。绝缘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其串联线路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极,另一端连接直流母线负极;电阻R3和开关S1串联后,与电阻R1并联;且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通过开关S2接地;正极电压采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1、第一滤波支路;运算放大器A1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一滤波支路连接充电主控模块的正极采样点;负极电压采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2、第二滤波支路;运算放大器A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负极,输出端通过第二滤波支路连接充电主控模块的负极采样点。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止强电磁的干扰,提高直流母线电压采集的精度,进而提高绝缘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绝缘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机是一种专为电动汽车的车用电池充电的设备,是采用直流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总成进行充电的充电机。直流充电机具有充电速度快,可靠性高的优点,正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
然而由于直流充电机一般安装于室外,容易受到撞击、下雨等因素导致电缆破损、设备进水或者潮湿等现象,使得直流充电机的绝缘性能下降。当直流侧绝缘不佳的时候,会造成设备损坏、火灾以及人身触电等不良故障,因此,绝缘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绝缘检测是计算直流侧正、负极输出端对地的绝缘电阻。根据《GB_T 18487.1-2015电动汽车闯到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相关规定,当绝缘电阻>500Ω/V时视为安全,100Ω/V<绝缘电阻≤500Ω/V时应当进行绝缘异常报警,但仍可以正常充电,当绝缘电阻≤100Ω/V时视为绝缘故障,应停止充电。
现有技术中,对直流充电机的绝缘检测一般采用不平衡电桥法,但是由于充电机所处环境为强电磁干扰环境,只采用不平衡电桥法的电路容易到电磁干扰,导致绝缘检测精度不高,甚至出现错误。另外,充电机绝缘检测装置的实施过程,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检测方法,方可保证绝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检测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绝缘检测精度准确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绝缘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
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S1和开关S2,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其串联线路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正极,另一端连接直流母线负极;电阻R3和开关S1串联后,与电阻R1并联;且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通过开关S2接地;
正极电压采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1、第一滤波支路;运算放大器A1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一滤波支路连接充电主控模块的正极采样点;
负极电压采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2、第二滤波支路;运算放大器A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负极,输出端通过第二滤波支路连接充电主控模块的负极采样点。
本发明的绝缘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电压采集电路中设置滤波电路,能够有效的防止强电磁的干扰,提高直流母线电压采集的精度,进而提高绝缘检测的精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直流母线正极电压采集的精度,所述正极采样点还通过电阻R9连接第一参考电压。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直流母线负极电压采集的精度,所述负极采样点还通过电阻R15连接第二参考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波支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8和接地电容C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波支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4和接地电容C3。
另外,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绝缘检测装置的绝缘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控制开关S2闭合,采集正极采样点的电压以及负极采样点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8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