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智能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6164.X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火烟;杨跃武;林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华宝石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7/24 | 分类号: | B29C67/24;B29L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陈世贤 |
| 地址: | 36223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艺术 通体 板材 智能 制造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智能制造装置,它包括上模、下模、控制装置及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按运行的挤压机构、平移机构和滚筒机构;该挤压机构的液压缸驱动上模作升降运动;该成型腔由下往上依次铺放有人造石原料层、色浆层;该平移机构包括定向导轨和平移架;该滚筒机构包括滚筒和动力源,该滚筒作定轴转动地架设于该平移架上;该滚筒的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凸起,该凸起延伸至该人造石原料层内,该色浆层填充至由该凸起拨开该人造石原料形成的空穴内。该制造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实现自动运行,通过该滚筒制造通体花纹,操作简单,制造效率高,设备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制得的产品通体花纹自然、变化多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石的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智能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对美观而有艺术观感的人造石趋之若鹜,对艺术美感的人造石不懈追求。尽管采用网印和丝印等工艺能够在石材上形成品种丰富、纹路精美的图纹,但该图纹只形成于石材的表面,对石材进行打磨抛光或者使用磨损后,该花纹就容易被打磨掉而露出人造石原貌,十分影响产品的美观度。为此,只有将该图纹印制成通体结构,无论如何打磨和使用磨损,该图纹才不会消失。而网印和丝印无法实现通体印制功能;若采用3D打印,则需要非常大的制造成本,同时3D打印出来的产品的图纹比较死板,不能形成复杂的过渡颜色,产品纹路看起来很不自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智能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的人造石艺术通体产品图纹易磨损消失,3D打印成本高、图纹死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智能制造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该下模的顶部设有成型腔。还包括控制装置及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按运行的挤压机构、平移机构和滚筒机构;该挤压机构包括门架和固定装配于门架上的液压缸,该液压缸驱动所述上模作升降运动;所述成型腔由下往上依次铺放有人造石原料层、色浆层;该平移机构包括定向导轨和平移架,平移架沿该定向导轨作线性移动;该滚筒机构包括滚筒和驱动该滚筒转动的机械动力源,该滚筒作定轴转动地架设于该平移架上;该滚筒的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凸起,该滚筒由该成型腔的上方同步作该线性移动和该定轴转动,该凸起延伸至该人造石原料层内,该色浆层填充至由该凸起拨开该人造石原料形成的空穴内。
进一步改进地,还包括振动台,所述下模和所述平移机构固定装配于该振动台的顶部,该振动台用于挤压机构和所述滚筒机构工作时提供持续的振动力。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凸起呈直板形或者弯曲形的片状结构;或者,该凸起呈锥形、柱形或者多面体形的立体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凸起呈单体结构或者多部件组合体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凸起与上述滚筒为一次成型为一体的构造;或者,该凸起固定装配于该滚筒外周面上的分体构造。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凸起呈点阵均匀分布或者呈不规则散布分布。
进一步改进地,所有上述凸起呈等高构造或者呈高度分布不均构造。上述空穴呈盲孔构造或者呈通孔构造。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滚筒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多边形;优选该滚筒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动力源为人力动力源或者机械动力源;该机械动力源包括电机动力源、油缸与齿条组合使用的动力源。
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使用上述的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智能制造装置,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a.根据滚筒的凸起能够制造出空穴的体积计算或者多次试验获得所需色浆层体积,配置总体积不小于该体积的一种或者多种色浆;
b.在成型腔中铺设人造石原料层,铺平;然后将色浆铺设于人造石原料层的上表面,色浆布满该上表面,色浆层的流动性大于该人造石原料层的流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华宝石业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华宝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盐碱缓释吸水树脂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接口转换电路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