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保鲜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6106.7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娜;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保鲜 控制 方法 装置 冰箱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品保鲜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放入食品的操作时,对所述间室进行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实时监测所述食品的温度;根据所述食品的温度自动确定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按照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对所述食品进行贮藏。本发明基于间室降温过程中食品的温度变化情况,能够自动确定放入间室的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并将间室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进行食品贮藏,实现食品冰温或超冰温贮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无需用户手动输入贮藏温度或食品名称,避免了用户输入的温度不合适导致食品结冰影响保鲜期的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品保鲜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如,果蔬、肉类等)的储存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食品贮藏分为冷藏和冻藏。但食品在冷藏区易发生后熟,腐败速度快,贮藏时间较短;在冻藏区中贮藏能大大延长贮藏时间,但是食品在冻结点以下贮藏发生冻结,会破坏组织细胞结构,造成大量汁液的流失。
冰温贮藏是在0℃以下冻结点以上贮藏,相对于冷藏,冰温贮藏进一步降低温度,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呼吸作用,延长了贮藏时间;相对于冻藏,冰温贮藏不会造成食品的冻结而损害食品的组织结构,造成汁液流失。一般将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温度区域定义为“冰温带”。超冰温技术是在冰温技术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进一步降低储存温度,将储存温度设置在冰点以下过冷点以上。食品温度在降温至冰点以下而未出现冻结的下限温度为过冷点(破坏点)。这种将食品储存温度设置在冰点以下,过冷点以上但仍然保持未冻结状态的过冷却状态的温度区域称为超冰温带。超冰温储存果蔬能大大减弱果蔬的呼吸强度、抑制果蔬微生物生长,但又能保持细胞活性,延长保鲜期,保持果蔬品质。
冰温及超冰温保鲜对食品贮藏具有重要意义,能大大延长食品的贮藏时间、降低果蔬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但是不同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不尽相同,现有冰温或超冰温保鲜装置需要用户手动输入食品的冰温/超冰温贮藏温度,或者,手动输入食品名称来获取对应的冰温/超冰温贮藏温度,以进行食品贮藏,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
针对现有技术中冰温或超冰温保鲜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保鲜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冰温或超冰温保鲜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保鲜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向间室放入食品时,对所述间室进行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实时监测所述食品的温度;根据所述食品的温度自动确定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按照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对所述食品进行贮藏。
可选的,根据所述食品的温度自动确定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包括:实时计算所述食品的温度对时间的导数;确定所述导数第一次为0时所对应的食品温度,作为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食品的温度自动确定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之后,还包括:停止对所述间室继续进行降温,并记录所确定的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
可选的,当检测到放入食品的操作时,在对所述间室进行降温之前,还包括:通过图像识别确定所述食品的名称;判断已记录的信息中是否存在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若已记录的信息中存在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则直接从所述已记录的信息中读取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并按照读取的冰点或过冷点对所述食品进行贮藏;若已记录的信息中不存在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则对所述间室进行降温。
可选的,按照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对所述食品进行贮藏,包括:若在放入所述食品之前所述间室内未存放任何食品,则根据所述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确定所述食品的贮藏温度,并按照确定的贮藏温度对所述食品进行贮藏;若在放入所述食品之前所述间室内已经存放有食品,则根据已有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以及刚放入的食品的冰点或过冷点,确定最终的贮藏温度,并按照所述最终的贮藏温度对间室内的食品进行贮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