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5288.6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温裕春;刘冰;江鹏;李彬;刘伯韬;陶钦涛;谭从龙;石凯;陈冬林;刘强;袁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10;G01C15/00;G01C5/00;G01B21/32;G01L1/22;G01F23/04 |
代理公司: | 河北亿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2 | 代理人: | 王晓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距离 既有 运营 地铁 线路 施工 | ||
1.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做好证据保全工作,做好既有地铁隧道上区间隧道的初始情况;
在既有地铁隧道上布设监测点;
制定监测项目的警戒值;
安装地铁隧道内监测设备;
盾构机开始进行掘进工作;
在盾构机通过期间加强洞内注浆加固;
超近距离注浆;
在盾构机施工期间进行同步监测;
盾构机通过既有地铁隧道后进行二次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隧道的初始情况至少包括有区间隧道的裂缝情况、错台情况、渗水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制定监测项目的警戒值,主要包括:
区间隧道沉降控制值:±5mm;
区间隧道水平位移控制值:±5mm;
区间隧道上浮控制值:±5mm;
日变化量控制值:±1mm/d;
当监测的实际变形值达到控制值的60%时,发出黄色预警,且加密对隧道的监测频率,加强隧道动态的观察;
当监测的实际变形值达到控制指标的80%时,发出橙色预警,加强观察、监测,立即通知运营部门、地铁相关单位共同商议确定,在获得设计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执行;
当达到监测控制指标时,加强观察、监测,立即通知运营部门、地铁相关单位共同商议确定,必要时停止隧道施工,进行补救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为徕卡TS系列自动化全站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盾构机通过期间加强洞内注浆加固,主要包括:
注浆压力控制在2.5~3bar;
实际注浆量取理论值的150%~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超近距离注浆,主要包括:
采用双液浆在盾尾后方进行注入;
穿越软土层段管片应增加注浆孔,每环管片增加20个注浆孔,每环共计26个注浆孔,注浆管采用钢花管,钢花管壁厚3.5mm;
注浆压力0.3~0.5Mpa,扩散半径不小于0.7m;
注浆浆液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搅拌时间不少于3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盾构机施工期间进行同步监测,主要包括:
地面沉降监测、地面建筑物调查及沉降监测、隧道结构收敛变形监测、地中位移监测、管片内力监测、地层接触应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隧道内降沉监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近距离侧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监测的监测报警值为:
地表沉降:累计变化为+10mm~-30mm,日变量≤±3mm
管线沉降:累计变化≤±10mm,日变量≤±3mm
建构筑物沉降、位移:累计变化+5mm~-15mm,日变量≤±2mm
隧道沉降:累计变化≤±10mm,日变量≤±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2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现浇清水抗渗墙施工工法
- 下一篇:一种光电磁响应的环氧类玻璃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