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式内镜手工清洗灌流的报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4348.2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1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24 | 分类号: | A61L2/24;A61L2/18;A61B90/70;G08B7/06;G08B21/18;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式 手工 清洗 灌流 报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式内镜手工清洗灌流的报警系统及方法,包括将灌流管道的接口与腔道接口一一连接,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启动灌流,进入灌流状态;获取当前灌流液的余量,根据消杀池内的内镜输出推荐清消量,当检测到所述推荐清消量小于所述余量的下限值时,发出缺流警示,并进入自动加液状态,完成自动加液之后再响应下一个消杀池进入灌流状态的请求;当池内液位上升至标准液位时,启动排水管道,根据所述灌流管道的流入量调整所述排水管道的排水量,使得池内灌流液动态循环,所述动态循环的持续一个标准时间;在所述动态循环的持续过程中,当检测到所述动态循环停滞时,发出断流警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手工清洗灌流的报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步骤包括床边预处理、侧漏、手工清洗、漂洗、消毒、终末漂洗和干燥这几个步骤。其中漂洗、消毒、终末漂洗三个步骤均涉及3分钟或5分钟的灌流程序,如果灌流故障,清洗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手工清洗的内镜就达不到清洗消毒标准,再次使用易导致交叉感染。
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内镜中心均采用手工清洗和内镜清洗消毒机两种并存的方式来进行软式内镜的消毒灭菌处理。调查也发现,在手工清洗的过程中,一旦灌流故障,则会导致内镜清消不达标。对于部分灌流故障,如灌流管道断流,洗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目视发现,但人工监测较易产生疏忽现象,尚没有相关的报警装置提醒;对于目视难以发现的灌流故障,如加酶管道、稀释管道断流,则会引起清洗液不达标,不符合清消标准,导致清消不完全;工作人员在清消过程,灌流故障的表象不仅限于灌流管道的断流,无法实时监测各种可能发生的灌流故障。
由于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些问题,而且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出现,因此确有作出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式内镜手工清洗灌流的报警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监测灌流设备各管道间的工作状态及配合关系,一旦产生故障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对保证内镜清洗消毒的有效性、防止内镜在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均非常重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软式内镜手工清洗灌流的报警方法,包括:
将灌流管道的接口与腔道接口一一连接,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启动灌流,进入灌流状态;
获取当前灌流液的余量,根据消杀池内的内镜输出推荐清消量,当检测到所述推荐清消量小于所述余量的下限值时,发出缺流警示,并进入自动加液状态,完成自动加液之后再响应下一个消杀池进入灌流状态的请求;
当池内液位上升至标准液位时,启动排水管道,根据所述灌流管道的流入量调整所述排水管道的排水量,使得池内灌流液动态循环,所述动态循环持续一个标准时间;
在所述动态循环的持续过程中,当检测到所述动态循环停滞时,发出断流警报。
进一步的,将灌流管道的接口与腔道接口一一连接,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启动灌流,进入灌流状态,具体包括:
所述灌流管道至少包括一根主管道,所述主管道根据内镜上的各腔道设置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的端部根据所对应的腔道的外接口设置有内接口;
将所述支管的内接口与对应腔道的外接口一一对应连接,使得支管内的灌流液能够进入到对应的腔道内;
各腔道同时进行灌流,使得各腔道内的灌流液只能够汇聚流向内镜的长导管,并排出内镜,从而对内接的内部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消杀;
完成灌流管道与内镜的连接之后,将内镜放置在消杀池内,由工作人员控制所述消杀池的灌流启动,对所述内镜进行灌流,所述消杀池进入灌流状态。
进一步的,在进入灌流状态之前还包括母液自检,所述母液自检具体包括:
预定义下限液位,预定义上限液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