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及所采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5082.X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厉建东;陈李杰;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风口 叶片 运动 方法 采用 装置 | ||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包括壳体、导风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导风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主叶片和次叶片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叶片以及所述次叶片组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叶片在壳体内进行间歇转动,下极限位置时,所述主叶片与壳体下壁相抵,使得出风口吹向至上极限;上极限位置时,所述主叶片与壳体上壁相抵,使得出风口吹向至下极限;所述主叶片在进行间歇转动时,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之间具有多个经停位置,所述主叶片在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之间转动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多个经停位置,以进行上下导风;
所述驱动电机同时驱动所述次叶片组在壳体进行连续转动,并且主叶片在上极限位置、经停位置、下极限位置时,所述次叶片组至少完成一次摆动周期,使得出风口至少完成一次的左右导风,出风区域能够覆盖整个左右导风范围;当主叶片由下极限位置转动至上极限位置时,主叶片的导风范围能够覆盖出风口上下吹风的整个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左极限位置时,所述次叶片组横向并排设置,右极限位置时,所述次叶片组转动180度后继续保持横向并排设置,当所述次叶片组由左极限位置转动至右极限位置时,所述次叶片组完成一次摆动周期,使得出风口完成一次的左右导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叶片组包括若干个转动设置的次叶片,若干所述次叶片通过连杆进行联动,每一所述次叶片均能进行360度转动且互不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正转时,驱动所述主叶片由下极限位置转动至上极限位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反转时,驱动所述主叶片由上极限位置转动至下极限位置;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正转以及反转,以驱动所述主叶片在下极限位置以及上极限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叶片与壳体上壁之间形成上风道,所述主叶片与壳体下壁之间形成下风道,所述上风道被配置为输出第一气流,所述下风道被配置为输出与第一气流相交的第二气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壁设有与上风道配合的上导流斜面,所述上导流斜面将第一气流进行引导,使得第一气流吹向预设角度,所述壳体下壁设有与下风道配合的下导流斜面,所述下导流斜面将第二气流进行引导,使得第二气流吹向预设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叶片的截面呈扇形,所述主叶片的上端具有上导风斜面,所述主叶片的下端具有下导风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主叶片传动连接的间歇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次叶片传动连接的连续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间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主叶片进行间歇转动以及同时通过连续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次叶片进行连续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主动轮和与所述主叶片传动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设有拨块,所述从动轮上沿圆周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拨块配合的接触部;所述主动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当拨块与接触部相配合时,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以实现所述主叶片的转动,当拨块与接触部分离时,使得所述从动轮不响应所述主动轮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的输出齿轮组、与所述输出齿轮组进行传动连接的锥齿轮组、与所述锥齿轮组进行传动连接的输入齿轮组,所述输入齿轮组与所述次叶片组进行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50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