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脚插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94622.2 | 申请日: | 2021-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游平;李美霞;石松礼;余明亮;冯旭强;余胜飞;李国涛;危奎;胡志敏;钟久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10 | 分类号: | H01F41/10;H01F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脚 插入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电子元器件的插针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引脚插入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安装座、卷线机构、拉线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入料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剪线机构;安装座固定于工作台上;卷线机构、拉线机构和第一夹紧机构均固定于安装座上,卷线机构用于卷绕CP线、拉线机构用于拉动CP线、第一夹紧机构用于夹紧CP线;剪线机构和入料机构均固定于工作台上,剪线机构用于剪断CP线,入料机构用于传送线圈;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块、第四驱动件和夹紧件,第二支撑块固定于安装座上,第四驱动件固定于第二支撑块上,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夹紧件朝向靠近或远离入料机构的方向滑移,夹紧件用于夹紧线圈。本申请能够减小引脚的形变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元器件的插针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引脚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插针机是为各类线圈、变压器的绝缘骨架插入引脚而提供的装置,也可称之为引脚插入装置。引脚插入装置里面不需要PLC控制,只一个电动机的提供动力,通过电机带动主轴旋转,而主轴上的凸轮则可以使装在插针模具上的CP线上下移动从而将CP线插入电子元器件的骨架中,并将CP线剪断,从而形成引脚。组装难度不大、维修难度不高、操作也很简单、工作效率高、又能实现全自动化,所以插针机对于电子行业来说非常实用。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349086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插针机,一种插针机,也可称之为一种引脚插入装置,包括机架、给料机构及插针机构;其中还包括通过一滑轨与插针机构的下模装置相连接的拨弯整型机构,该滑轨上端设有一抓料手;拨弯整型机构包括一座体,该座体固定在插针机的机架基座上,在座体上设有电子阀,该电子阀分别与座体上的整型气缸及拨动气缸相连,整型气缸位于座体的顶部,其下端设有连接座,该连接座活动置于座体的内部,并与固定座相连接,固定座两端各设有拨动气缸,两边拨动气缸相连各有一把拨弯刀与滑轨导轨平行,在拨弯刀的后端,固定座之下设有整型座;插针机构设有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与拨弯整型机构的电子阀进行电路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该引脚插入装置是通过切刀模与下模配合,将CP线插到电子元器件的线圈中,并对CP线完成剪切工作,在传送CP线和插入CP线的过程中, CP线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安装于线圈上的引脚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引脚的形变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引脚插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引脚插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引脚插入装置,包括工作台、安装座、卷线机构、拉线机构、第
一夹紧机构、入料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升降机构、和剪线机构;
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卷线机构、所述拉线机构和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卷线机构用于卷绕CP线、所述拉线机构用于向下拉动CP线、所述第一夹紧机构用于夹紧CP线;
所述入料机构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入料机构用于传送线圈;
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CP线插入线圈内;
所述剪线机构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剪线机构用于剪断CP线;
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块、第四驱动件和夹紧件,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四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夹紧件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入料机构的方向滑移,所述夹紧件用于夹紧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机构将线圈输送至线圈的底端,第四驱动件驱动夹紧件朝向靠近线圈的方向滑移,以使夹紧件夹紧线圈,从而实现对线圈的固定,升降机构驱动CP线向下运动,以使CP线的底端插设于线圈内;夹紧机构将CP线的中部夹紧,夹紧机构和线圈对CP线有拉力作用,从而将CP线拉直;剪线机构将CP线剪断,从而将引脚插入到线圈上,相比于背景技术,减小了引脚的形变量。
可选的,所述拉线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块、主动辊、从动辊、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二驱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4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片二次弯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继电器外壳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