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和液压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1458.X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梁;邓辉;王宇名;姜振波;孙中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05;F15B13/02;F15B21/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独立 控制 液压 装置 实验 系统 | ||
1.一种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执行元件,所述液压执行元件包括围成缸腔的缸体和部分设置于所述缸腔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缸体包括缸底端,所述第一活塞杆将所述缸腔至少分隔出位于所述缸底端和所述第一活塞杆之间的负载腔;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出口仅与所述负载腔连通;
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控制阀的入口连通;
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的油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负载元件,所述负载元件包括相连接的蓄能部和第二活塞杆,所述蓄能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塞杆复位;
其中,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杆移动并挤压所述蓄能部;
所述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还包括:
第二蓄能器;
所述缸体包括与所述缸底端相背离的缸顶端,所述第一活塞杆将所述缸腔至少分隔出位于所述缸顶端和所述第一活塞杆之间的非负载腔,所述第二蓄能器与所述非负载腔连通;
所述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还包括:
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出口与所述非负载腔连通;
所述第二泵体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非负载腔连通;所述第二蓄能器的油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二泵体至所述非负载腔的方向;
其中,第二蓄能器接受或提供非负载腔的液压油,即液压执行元件的非负载腔不断地将液压油排至第二蓄能器,再由第二蓄能器不断地向非负载腔充油,完成负载元件的振动过程;控制阀仅控制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腔,非负载腔通过第二蓄能器处于恒低压状态,液压执行元件的第一活塞是正向运动还是反向运动,始终为负载腔受压,当液压执行元件的第一活塞杆伸出而推动负载元件的第二活塞杆时,第一泵体与第一蓄能器同时向负载腔供油,非负载腔将液压油排入至第二蓄能器中,而当负载元件的第二活塞杆在其蓄能部的驱使下带动第一活塞杆缩回时,负载腔的液压油在负载元件的张力和非负载腔的背压作用下,通过控制阀的出口向外排出,此时第一泵体向第一蓄能器补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周期;
所述第二泵体的入口与存储液压油的油箱连通,使得第二泵体用于补充系统泄漏的流量以及为非负载腔提供背压,非负载腔通过第二泵体与第二蓄能器被动地充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为伺服作动器,所述伺服作动器为非对称缸式伺服作动器或对称缸式伺服作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泵体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器;
所述第二泵体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阀为伺服阀;
所述伺服阀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负载腔连通;或,
所述伺服阀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一个出口与所述负载腔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另一个出口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蓄能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蓄能器的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能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蓄能器分别与所述非负载腔连通。
7.一种液压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14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灶器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射遮阳保温幕布及其加工用编织机收线张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