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装运输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86352.0 | 申请日: | 2021-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铂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P3/00;B60P7/13;B65D88/12;B65D90/00;B65D90/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丰毅 |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钢筋混凝土 车辆 自动化 整装 运输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装运输设备,属于工业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运载挂车部,运载挂车部设有箱体驱动结构;还包括:整装承载结构,整装承载结构放置于所述运载挂车部;和抬升结构模块,抬升结构模块固接设于整装承载结构;和承载切换结构,承载切换结构设于整装承载结构,承载切换结构能够承载钢筋混凝土管;和缓冲承压结构,缓冲承压结构设于整装承载结构。该装置能够通过将钢筋混凝土管容纳于整装承载结构,并借助各结构模块之间相配合实现对整装承载结构内部的若干条钢筋混凝土管进行整体式装卸,能够显著降低人为操作过程,进而以此提升钢筋混凝土管在装卸运输施工中的作业效率、安全性及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装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管主要用于输送水、油、气等流体,各个管体依次拼接组装行成管网,在对流体的输送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国内环境工程日益发展,各城市陆续扩展输送管网的安装工作,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管存在着重量体积较大等缺陷,导致管体在安装及运输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管体运输前后的装运和卸运过程仍采用将各个管体分别进行装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力大且施工效率低,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实现自动整体式装运和卸运,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均较低。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装运输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钢筋混凝土管的装卸运过程仍采用将各个管体分别进行装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力大且施工效率低,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实现自动整体式装运和卸运,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装运输设备,包括车体结构,所述车体结构包括牵引车头部以及与所述牵引车头部传动相连的运载挂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挂车部设有箱体驱动结构;所述整装运输设备还包括:
整装承载结构;所述整装承载结构放置于所述运载挂车部;所述箱体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整装承载结构与所述运载挂车部相互分离;和
抬升结构模块;所述抬升结构模块固接设于所述整装承载结构,且所述抬升结构模块能够支撑并带动所述整装承载结构升降;和
承载切换结构;所述承载切换结构设于所述整装承载结构;
所述承载切换结构能够承载钢筋混凝土管,且所述承载切换结构能够解除对钢筋混凝土管的承载;和
缓冲承压结构;所述缓冲承压结构设于所述整装承载结构;
在所述承载切换结构解除对钢筋混凝土管的承载时,所述缓冲承压结构能够承载钢筋混凝土管,且所述缓冲承压结构能够与钢筋混凝土管分离;以及
移动电源及控制模块;所述移动电源及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整装承载结构、所述抬升结构模块、所述承载切换结构和所述缓冲承压结构之间通过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整装承载结构包括长方体的整装箱体,长方体所述整装箱体具有一个后侧入口端和一个背离后侧入口端的前侧封闭端;
所述抬升结构模块包括第一抬升结构和第二抬升结构;
所述第一抬升结构设有至少两组,所述第二抬升结构设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抬升结构对应固接设于所述后侧入口端的两侧,至少两组所述第二抬升结构对应固接设于所述前侧封闭端的两侧,所述第一抬升结构和所述第二抬升结构能够共同作用支撑所述整装箱体进行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铂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铂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6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