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地址分类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5440.9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穆长春;狄刚;卿苏德;王艳辉;曾军崴;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F16/33;G06K9/62;G06Q20/06;G06Q20/38;G06Q40/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阳;郭晗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地址 分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链地址分类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对区块链地址集合中区块链地址对应的每一交易记录生成交易向量,根据待分类的每个区块链地址对应的交易向量生成对应的地址向量,将待分类的区块链地址向量输入分类器,确定待分类的区块链地址的类别。该实施方式使得能够得到表示区块链地址的等长向量以用于分类器分类,实现了对区块链中各参与实体的交易行为和关联关系进行有效表达,同时避免了传统机器学习中进行特征工程时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分类准确度高,结果可靠,还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误差传递问题、算法泛化性不足、对硬件资源和时间成本要求较高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地址分类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地址是经多次加密计算后得到的哈希值,其中可直接提取的统计特征非常少,很难直接采用传统统计方法或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来判断区块链地址是被用于正常交易还是非法交易。目前,区块链地址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共同输入启发式分类方法:也称共同花费方法。该方法基于一个重要假设,即如果一笔交易中同时有多个输入地址,则认为这些输入地址是来自同一个实体。简言之,向同一对象转账的不同地址被认为是来自一个实体。通过对已有标签的地址进行辐射,则可以关联到更多的新地址,以此得到地址标签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该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基本假设不成立时,例如同一笔交易中存在来自其他实体的输入,或出现单一输入的情况,地址标注结果将不再可靠;二是初始地址标签的标注必须准确,否则后续辐射所得的结果将全部不可靠,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找零地址识别方法:区块链交易中常出现“找零”,即付款者支出的“钱”大于接受者收账的“钱”,此时需将多余的“钱”转移到找零地址。其中,这里的“钱”一般是加密货币,非传统意义的法定货币。通过遍历一次交易的输入地址和输出地址,根据找零地址的特征,可以判断此次交易是否存在找零行为和找零地址。经过多次遍历和规则验证后,可以最终确定找零地址。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一是首先需判断是否存在找零行为,再判断哪个地址为找零地址,所以存在误差传递问题;二是算法对规则或假设的依赖性过高,导致算法泛化性不足;三是需经历多次遍历,对硬件资源和时间成本要求较高。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区块链地址分类本身的特点,很难直接采用传统统计方法或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来分类,而现有方法分类准确度不佳,结果不可靠,还存在误差传递问题,算法泛化性不足,对硬件资源和时间成本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地址分类方法和装置,能够对区块链中各参与实体的交易行为和关联关系进行有效表达,得到表示区块链地址的等长向量以用于分类器分类,同时避免了传统机器学习中进行特征工程时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分类准确度高,结果可靠,还克服了现有方法存在的误差传递问题、算法泛化性不足、对硬件资源和时间成本要求较高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块链地址分类方法。
一种区块链地址分类方法,包括:提取区块链地址集合中各区块链地址对应的交易记录,并对每一所述交易记录生成对应的交易向量,所述区块链地址集合包括待分类的区块链地址;根据待分类的每个区块链地址对应的所述交易向量,生成对应的待分类的区块链地址的地址向量;将所述待分类的区块链地址的地址向量输入分类器,以得到所述待分类的区块链地址的类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4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