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3842.5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钟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昌盛;信息谷韩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C1/24 | 分类号: | F25C1/24;F25C1/25;F25C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田宏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循环 工业 小型 快速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该系统将水槽划分成多段,设置多个热交换机和二元冷冻机,冷却并供应用于制冰的水,将用于制冰的冷媒进行1、2次冷却并分别供应至划分的水槽,使冷媒维持一定温度来制备均质的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该系统将水槽划分成多段,设置多个热交换机和二元冷冻机,冷却并供应用于制冰的水,将用于制冰的冷媒进行1、2次冷却并分别供应至划分的水槽,使冷媒维持一定温度,制备均质的冰。
背景技术
通常,冰在水产品、家禽类加工和新鲜度维持、食品加工、化学工厂等多种工业领域中以多种目的进行使用。特别是在水产品和家禽类等产品出厂时,在包装之前供应冰来维持加工和新鲜度,防止腐败。
像这样,冰被广泛地用于多种工业领域,冰通过工业用制冰机大量生产,再用工业用碎冰机进行碎冰后,将其暂时储藏在工业用大容量仓库储冰库中,之后将冰二次供应至各供应处。
这种工业用制冰机是将一定容量的杀菌处理的水投入矩形的大冰块中,然后将大冰块装入9℃的冷却溶液中,将冰块中的水冻结。
然后,大型冰块中的水从边缘开始冻结,冻结到一定程度时将其取出,接着经过清洗,并用碎冰机碎冰后进行包装。
但是,这种大型的工业用制冰机和工业用碎冰机仅在安装时就需要高昂的设备,而且由于安装面积大,还存在增加投资费用的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公开制冰方法有空气冷冻法、接触式冷冻法、浸泡式冷冻法、液化气冷冻法和低温渗透压脱水冷冻法等。
作为这种制冰方法中的一个示例,公开有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3-0039535号的冰容器的制备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冰容器的制备装置为用于制备冰容器的装置,其包括:主体框架10,其底面安装有多个滚轮12;移动框20,其在所述主体框架10的上部安装原料槽22和循环槽24,其下部两侧安装有移动汽缸25,通过移动汽缸25固定并往复;上部模具部30,其由固定框38构成,固定框38通过在所述原料槽22和循环槽24的中间向移动框20安装的升降汽缸36升降,所述移动框20的下部两侧形成的引导杆32被形成于所述移动框20的引导架26引导,底端紧固有分别形成有上部模具34的多个螺旋轴35;冷却槽40,其在所述主体框架10的中间一侧与所述原料槽22和供应管相连,上面形成有排水道42和排水孔44,且可拆卸地设置有多个下部模具45;传送部50,其在所述冷却槽40一侧设置有通过驱动马达52驱动的多个传送辊54和传送带56;多个制冷机70,其在所述主体框架10的下部设置连接所述循环槽24和冷却槽40并使容纳的水循环的循环泵60,且其一侧与所述冷却槽40相连,并使冷媒循环。
但是,这种现有的冰容器的制备装置由于制冰速度相对较慢,存在无法大量生产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开发并注册了韩国专利公报第10-2116881号的连续循环式的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
如图2至图8所示,所述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100包括:主框架F1、副框架F2、传送链轮SP、传送托盘链110、乙醇槽120、热风机130、排出斜槽140、水定量排出机150、循环泵P、热交换机160、风刀170、水存储罐ST1和乙醇存储罐ST2。
首先,主框架F1呈矩形地形成,此时,主框架F1将装有一定量水的冰模M从水定量排出机150下降至乙醇槽120,前后端分别具有一对导向辊R使在乙醇槽120内冷却的所述冰模M上升。
并且,副框架F2附加设置于主框架F1的一侧。
另外,传送链轮SP设置于主框架F1的前后端,通过驱动马达M旋转,使沿主框架F1的上部移动的冰模M翻转向下部移送,并在从下部向上部移送时再次使其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昌盛;信息谷韩国有限公司,未经(株)昌盛;信息谷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