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3842.5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钟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昌盛;信息谷韩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C1/24 | 分类号: | F25C1/24;F25C1/25;F25C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田宏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循环 工业 小型 快速 系统 | ||
1.一种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其呈矩形地形成;
副框架,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面;
传送链轮,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前后端,通过驱动马达旋转;
传送托盘链,其通过所述传送链轮沿所述主框架连续旋转,并设置有多个冰模;
冷媒槽,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内部存储有第1冷媒,浸泡沿所述传送托盘链移动的所述冰模,并具有划分为多段的多个冷媒存储空间部;
热风机,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下端,向浸泡在所述冷媒槽的完成冷冻的所述冰模施加热风;
排出斜槽,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下端,将通过所述热风机的热风从所述冰模上落下的小型冰排出;
水定量排出机,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上端一侧,向所述冰模填充水;
多个冷媒循环泵,其设置于所述副框架,使存储于所述冷媒槽的各冷媒存储空间部的第1冷媒进行循环;
多个冷却热交换机,其设置于所述副框架,分别使通过所述各个乙醇循环泵循环的第1冷媒冷却,并供应至所述各个冷媒存储空间部;
多个二元冷冻机,其设置于外部,使第2冷媒向各个所述冷却热交换机循环,使得第1冷媒在所述冷却热交换机处与第2冷媒热交换并冷却;以及
空冷式冷冻机,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与多个所述二元冷冻机中的任意一个二元冷冻机连接,将第3冷媒循环并冷却后,与空气热交换并将空气冷却,将冷却的空气排出到供应至所述水定量排出机的所述传送托盘链的冰模,使所述冰模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风刀,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将空气分散至从所述冷媒槽排出的所述冰模,并去除第1冷媒;
水存储罐,其设置于所述副框架,将水供应至所述水定量排出机;
净水机,其设置于所述副框架,将供应至所述水存储罐的水进行净水;
水循环泵,其设置于所述副框架,使所述水存储罐的水循环;
水冷却用热交换机,其设置于所述副框架,将通过所述水循环泵循环的水与多个所述二元冷冻机中的任意一个二元冷冻机相连,使第3冷媒循环并冷却后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冷却至5℃,并将冷却的水存储于所述水存储罐;以及
冷媒存储罐,其设置于所述副框架附近,通过各个所述循环泵将第1冷媒补充至所述冷媒槽的各冷媒存储空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槽侧面和底面由聚氨酯硬质泡沫制作成箱子形态,上面设置有绝热盖,从而使得所述第1冷媒的热损失最小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二元冷冻机包括:
以相对较低的压力和较高的温度冷却第2冷媒的低温段;以及
以相对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冷却第2冷媒的高温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热交换机包括:
1次冷却热交换机,其与所述二元冷冻机的低温段相连,使通过所述冷媒循环泵供应的第1冷媒与第2冷媒热交换,并1次冷却至-35℃;以及
2次热交换机,其与所述二元冷冻机的高温段以及1次冷却热交换机相连,使通过所述1次冷却热交换机实现1次冷却的第1冷媒与第2冷媒热交换,并二次冷却至-6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热保护壁体内划分空间,所述空冷式冷冻机设置于划分的空间内,使冷却空气不向外部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循环式工业用小型快速制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冷媒为盐水或乙烷类;
所述第2冷媒为甲烷类冷媒或乙烷类和甲烷类混合而成的非共沸混合冷媒;
所述第3冷媒为选自盐水、甲烷类、乙烷类、丙烷、非有机混合物、共沸混合冷媒和非共沸混合冷媒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昌盛;信息谷韩国有限公司,未经(株)昌盛;信息谷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8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