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大田马铃薯种植决策的数据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2774.0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简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G01N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高倩倩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大田 马铃薯 种植 决策 数据 采集 方法 | ||
一种支持大田马铃薯种植决策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对环境指标进行采集;采样前准备,采样时间一致,并在采集前进行消毒工作;样本采集,分为土壤样本采集、灌溉水样本采集、叶柄采集、作物地上指标采集、作物地下指标采集及病虫害采集;离开采集点后进行消毒工作;整理采集数据,采集指标全面,样本分布科学合理,在此相同规范下采集的数据具备了横向(区域与区域之间)和纵向(历史各年份之间)的可比性,具有长期价值,解决大田马铃薯种植水平低、农事措施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田马铃薯栽培种植领域,提供一整套支持大田马铃薯种植决策的数据的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自1995年以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常年种植面积超过7500万亩,产量超过8500万吨,占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9.7%和24.2%。但平均亩产和马铃薯商品品质均比较落后,平均亩产不足发达国家的1/3,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很高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发达国家的有效利用率超过65%。
排除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农事措施不当是中国马铃薯种植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当前农事指导的依据主要是人工经验,何时灌溉及灌溉量、追肥时间及追肥量、预防性用药时间等等,均依赖于种植者的个人经验、农资经销商或区域性的栽培植保专家。人工经验的稳定性、适应性、继承性和传播性均较差。要提高中国的马铃薯种植水平,需要逐步过渡到数字化的科学农服,而影响种植决策的数据采集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是科学种植、可持续农业的基础性支撑。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标准的支持大田马铃薯种植决策的数据的采集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持大田马铃薯种植决策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对环境指标进行采集;
步骤2、采样前准备,采样时间一致,并在采集前进行消毒工作;
步骤3、样本采集,分为土壤样本采集、灌溉水样本采集、叶柄采集、作物地上指标采集、作物地下指标采集及病虫害采集;
步骤4、离开采集点后进行消毒工作;
步骤5、整理采集数据。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数据采集分为通过物联网设备检测、实验室检测及人工田间采集。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物联网设备检测之前需要对物联网设备进行部署,包括:
气象站部署,气象站安装在四周空旷、没有遮挡物、易于看管、气象条件接近的同一小气候区域,覆盖半径不超过5公里,若气象条件差异明显,在小气候不同的区域内各部署一台气象站;气象站安装时,确保太阳能电板超南;
土壤仪部署,土壤仪在每个性状、地势、灌溉方式相近的区域部署一台,喷灌圈选择倒数第二跨和倒数第三跨之间进行部署,在地势低洼、坡顶坡脚等特殊位置,额外增加部署,在播种前,埋至土壤仪机身10cm刻度线处,播种时取出,播种后再埋至继续埋至机身20cm刻度线处,探针的上沿基本与母薯的底部位置一致。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土壤采集包括:
取样消毒,进每块地时,拿取土器在非采样区域插入30cm若干次;
取样时间、播种前一个月进行土壤取样,避开雨季,防止速效氮的洗淋,秋季在上冻之前进行土壤取样,出苗后,苗高20cm时,进行土壤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简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简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2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