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大田马铃薯种植决策的数据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2774.0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简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G01N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高倩倩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大田 马铃薯 种植 决策 数据 采集 方法 | ||
1.一种支持大田马铃薯种植决策的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对环境指标进行采集;
步骤2、采样前准备,采样时间一致,并在采集前进行消毒工作;
步骤3、样本采集,分为土壤样本采集、灌溉水样本采集、叶柄采集、作物地上指标采集、作物地下指标采集及病虫害采集;
步骤4、离开采集点后进行消毒工作;
步骤5、整理采集数据;
所述数据采集分为通过物联网设备检测、实验室检测及人工田间采集;
所述物联网设备检测之前需要对物联网设备进行部署,包括:
气象站部署,气象站安装在四周空旷、没有遮挡物、易于看管、气象条件接近的同一小气候区域,覆盖半径不超过5公里,若气象条件差异明显,在小气候不同的区域内各部署一台气象站;气象站安装时,确保太阳能电板超南,根据纬度调整东西倾角;
土壤仪部署,土壤仪在每个性状、地势、灌溉方式相近的区域部署一台,喷灌圈选择倒数第二跨和倒数第三跨之间进行部署,在地势低洼、坡顶坡脚位置,额外增加部署,在播种前,埋至土壤仪机身10cm刻度线处,播种时取出,播种后再埋至机身20cm刻度线处,探针的上沿基本与母薯的底部位置一致;
作物地下指标包括:
取样时间、在苗高20cm时开始数据采集,每7至10天一次,与叶柄采集共同进行,并与叶柄采集地上部分采集选择同一植株,对同一地块,采样时间为同一时间;
取样处理,芽长、匍匐茎长、匍匐茎数量,挖出三株马铃薯,匍匐茎的长度从匍匐茎生长点开始到顶端,若已形成薯块,则到薯块表面,采集时间为出苗后至结薯初期;
薯皮颜色、芽眼数、薯肉颜色、维管束颜色、表皮老化度、有无淀粉芽,每次数据采集时,选择一颗长势正常的植株,将一整个植株平放于地面,将薯块摘下测量;
根冠鲜重比,对所有单株结薯情况采集完后,对块茎和非块茎部分分别称重,植株不得丢失叶片;
单株结薯情况,在3m*3m的范围内,选择三株植株,将三株植株完整的挖出,不要铲坏和遗漏薯块,将完整的植株和该植株上结的所有薯块放入塑料袋中,带到地头,将三株植株及薯块分别放在地头平坦的地面上;对每一个完整植株及薯块分布情况拍照一张,再将植株上所有的薯块摘下,在植株旁边按照薯块的大小及重量分层,最大的摆在最上面一层,最小的摆在下面,并将整个植株放在薯块旁边,拍照一张;然后将电子秤在刚性平面上放平,单位调至g,放上托盘,并对电子秤置零,对每株每层的薯块进行计数和称重;
维管束颜色,对测量单株结薯情况的薯块,进行竖切,并进行拍照;
三米测产,每100亩,选有代表性的一垄,不要选地边、坡顶、坡底、低洼的垄,向里走20米左右,在垄上任意选取一个位置,做好标记,沿着标记点用米尺量3米的距离,在3米终点垄背上再进行标记;挖出两个标记点之间即三米内的马铃薯块茎,对主茎计数,把马铃薯块茎按重量等级分成3堆,2两以下、2~3两、3两以上各一堆,分别数每堆薯块的数量并称重;
芽眼数,从3米测产的薯块中,每一堆选出一个,共3个擦干净后数芽眼数;
糖末端,从3米测产的薯块中随机选择3个,切开距离脐部约1.5cm处,观察有无糖末端;
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从3米测产的薯块中随机选择5kg,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其中只有加工用马铃薯检测还原糖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简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简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27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