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0144.X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殷洪;冯玉梅;李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美业斯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15 | 分类号: | A23L33/115;A23L33/21;A23L29/25;A23L29/00;A23P10/30;B01J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07265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磷脂 胆碱 菊粉 多糖 复合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胶囊包含微胶囊芯材和微胶囊粉末壁材,所述微胶囊芯材包含大豆粉状磷脂与膏状磷脂PC-60,其质量比为(2.0-7.5):(0.1-5.0);所述微胶囊粉末壁材包含菊粉、阿拉伯胶、乳清蛋白粉、二氧化硅和磷酸三钙,其质量比为:(1.0-6.0):(0.1-0.5):(0.1-2):(0.01-0.5):(0.01-0.0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膏状磷脂PC-60的提取;
2)芯材乳化液的配制;
3)粉末壁材的配制;
4)流化床法微胶囊的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膏状磷脂PC-60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萃取釜中加入乙醇,边搅拌加入大豆粉状磷脂,继续搅拌得到悬浊液;
s2)将悬浊液固液分离,取清液蒸发干燥,得到膏状磷脂PC-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乙醇的浓度为95%-99%,所述萃取釜中温度控制在15℃-35℃,所述大豆粉状磷脂与乙醇固液比为1:3-8Kg/L,所述继续搅拌时间为5-60min;步骤s2)中,所述膏状磷脂PC-60总磷脂为95%-98%,其中磷脂酰胆碱含量为55%-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芯材乳化液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
d1)在配料罐内加入去离子水,将大豆粉状磷脂、膏状磷脂PC-60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得到乳浊液;
d2)开启高速剪切器,乳浊液经高压均质机均质、灭菌、经管道过滤器过滤后制成芯材乳化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1)中,所述大豆粉状磷脂、膏状磷脂PC-60与水的质量比为1:(0.1-1):(3-10),混合温度为50-60℃,步骤d2)中,所述芯材乳化液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高压均质机的泵压为25-30MPa,均质时间为5-20min,灭菌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10分钟,所述管道过滤器滤网为100目-3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粉末壁材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将菊粉、乳清蛋白粉、阿拉伯胶、二氧化硅、磷酸三钙依次加入在V型混合机中,混匀得到粉末壁材。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流化床法微胶囊的包裹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步骤3)得到粉末壁材送入流化床沸腾室底部,鼓入干热空气,使粉末沸腾;
A2)将步骤2)得到的芯材乳化液送入流化床沸腾室的顶部的喷雾器,同时吹入洁净的压缩空气,将芯材乳化液喷射进入流化床沸腾室上部,芯材乳化液形成雾滴,由上而下,与沸腾的粉末壁材结合形成包裹,得到复合微胶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鼓入流化床沸腾室底部的干热空气温度为150℃-220℃,沸腾时间30-6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磷脂与菊粉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洁净的压缩空气的进风温度为30℃-80℃,所述粉末壁材与芯材乳化液的质量比为1: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美业斯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美业斯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01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化合物在环合反应中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中药原材高效粉碎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