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9908.3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杰;张怡;夏益民;丁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何磊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汤 品质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待测茶汤;获取样品图片:室内采光良好下,将待测茶汤置入到标准审评杯碗中,采用摄影设备采集高还原度的茶汤照片;设定有效汤色区域;数据采集:利用程序,针对有效汤色区域提取Hue数据和Hue曲线;数据计算:根据Hue数据,基于所建立的HSV颜色空间值的绿茶汤色评分公式,获取茶汤绿色集中指数CRGreen、颜色均值Avg以及各颜色分量;根据评语体系判别茶汤颜色分类。通过上述设置,该方法涉及的设备较为简单,且能够快速完成对于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同时评价结果更加的客观和准确,有利于大范围进行推广和使用,能够促进绿茶行业的良性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汤色黄绿、明亮,并且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色素和微量元素等,因此具有美容、减肥和治疗一些疾病的功能,比如延缓皮肤衰老,促进脂肪燃烧和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绿茶饮料由于其颜色清亮、口感舒畅、香气宜人更胜其它茶饮料一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李立祥、梅玉等在文章《绿茶汤色分析》中提到,绿茶为我国主要茶叶品类,绿茶具有“三绿”的品质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绿茶品质长期以来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评定,其中茶叶色泽与香气是茶叶审评的难点之一,仅能由专业品茶师感官评定作定性的描述;茶叶香气可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但茶叶色泽还未能实现定量测定。实现茶叶色泽定量化测定一直是茶叶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茶叶品质色差分析法始于1970年代的日本,其原理是应用亨特-Lab表色系,以标准C光源和1~4°小视场来测定颜色的3个分量L*、a*、b*。其中L*代表明度;a*代表红绿色度,在正值时表示红色程度,在负值时表示绿色程度;b*代表黄蓝色度,在正值时表示黄色程度,在负值时表示蓝色程度;同时由L*、a*、b*产生颜色的系列衍生指标。陆建良等人,先后应用色差进行茶叶品质分析,但仍未能实现茶叶色泽定量化分析。本文应用色差分析和感官审评的方法对10种绿茶汤色进行分析,试图探索色差分析绿茶汤色的定量方法。
上述的文章虽然致力于将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进行量化,但是由于其涉及到色彩色差计仪,设备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不利于大范围进行推广,因此在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方法,其涉及的设备较为简单,且能够快速完成对于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同时评价结果更加的客观和准确,有利于大范围进行推广和使用,能够促进绿茶行业的良性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待测茶汤;
S1.1、取待测绿茶,按照国标法冲泡,每个茶样平行冲泡3次,操作步骤如下:取茶样于审评盘中,把盘使茶样混合均匀,随后用三指取样法,称取3.00±0.01g茶样放于审评杯中,沸水注满,加盖,5min后将审评杯中的茶汤沥入审评碗中,获得茶汤;
S1.2、茶汤沥出后经滤网过滤,收集,等待检测;
S2、获取样品图片:室内采光良好下,将待测茶汤置入到标准审评杯碗中,采用摄影设备采集高还原度的茶汤照片;
S3、设定有效汤色区域:以中心点以及距离中心点2cm互成180°的两点为中心的三个半径为0.5cm的圆形区域;
S4、数据采集:利用程序,针对有效汤色区域提取Hue数据和Hue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