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芽毫品质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9904.5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杰;张怡;丁洁平;苏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9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何磊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品质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芽毫品质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待测茶样;获取样品图片:在均匀光源下采用摄影设备进行拍摄,采集到高还原度的茶样照片;设定有效区域:有效区域为白色木质盘中心的10cm*10cm的正方形区域;数据采集:利用程序,针对有效区域提取Hue数据和Hue曲线;数据计算:根据Hue数据,用Mask‑Hsv公式去除红茶茶身以及其他杂物的干扰,之后再基于红茶芽毫比例的计算公式,获取红茶茶样的芽毫比例;根据评语体系判别别红茶芽毫分类。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快速的去除红茶茶身和其它杂物对于芽毫的影响,并且快速的得出红茶芽毫的比例,进而使得芽毫的品质量化,从而能够更好的评价红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茶芽毫品质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茶叶芽毫的多寡是衡量芽叶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分布在芽叶表层的细小茸毛,内含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物质。其中的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能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脑作用,对于降压镇静、愉悦身心、改善记忆力也有帮助;而以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物质为主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消炎杀菌、抗辐射抗氧化、防衰老防病变等功效。
宋亚康和张群峰等人在文章《茶毫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分析》中提到:茶叶茸毛着生于幼嫩芽叶的背面,属于叶片表皮毛,它是鲜叶嫩度的重要标志。周巨根等曾系统研究了茶树芽叶茸毛性状的遗传和变异;肖扬书等重点研究了茶叶茸毛形态结构和形态发生,以及茶叶茸毛和茶叶品质的关系,茸毛与茶树的抗逆性和抗病虫性密切相关;茸毛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成茶上的茸毛习惯称之为“白毫”,成茶是否“显毫”常被作为评定茶叶品质的主要特征之一。陈义等,邵元海等分别研究了信阳毛尖和无锡毫茶的白毫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均指出:白毫中粗纤维含量高于茶叶。叶乃兴等、郭桂义等分别以白茶和信阳毛尖为材料研究了茶毫的化学成分,其中茶毫与茶身中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差异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氨基酸的差异有所不同(信阳毛尖茶毫中氨基酸低于茶身,而白茶茶毫高于茶身),这可能是茶类不同所导致的,有待继续研究。此外,茶叶中不仅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机成分,而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有关茶叶中矿质元素的研究涉及了矿质元素的品种、季节]及产地差异和重金属含量测定,但针对茶毫中矿质元素的分析研究尚未见报道。
此外,该文章还对茶叶芽毫当中的矿物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芽毫品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的品质的高低。因此,扩展到红茶上,红茶芽毫品质的评价也能够直接反应出红茶的品质,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红茶芽毫品质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芽毫品质的评价方法,其能够快速的去除红茶茶身(含茶毫茶样包含茶样和茶身两部分,茶身的颜色会对茶毫评价造成干扰)和其它杂物对于芽毫的影响,并且快速的得出红茶芽毫的比例,进而使得芽毫的品质量化,从而能够更好的评价红茶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芽毫品质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待测茶样:
S1.1、取待测红茶,放置茶样于审评盘中,把盘使茶样混合均匀,随后用三指取样法,称取15.00±0.01g茶样,取样时佩戴塑料手套且不能太用力,以免手上沾染红茶金毫而影响测试结果;
S1.2、均匀平铺在规格为24cm*24cm*3.5cm白色木质盘中,同时为尽量减少误差,每个样茶取2个平行样;
S2、获取样品图片:在均匀光源下采用摄影设备进行拍摄,采集到高还原度的茶样照片;
S3、设定有效区域:有效区域为白色木质盘中心的10cm*10cm的正方形区域;
S4、数据采集:利用程序,针对有效区域提取Hue数据和Hue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楦延伸件
- 下一篇:一种绿茶汤色品质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