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实时交互分析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9049.8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6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峰;张月泽;张彩霞;董树林;初红艳;闫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G06F8/34;G06F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容器 编排 系统 分布式 计算 服务 架构 实时 交互 分析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实时交互分析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其中包括计算服务域、物理域、虚拟交互域、用户域;构建计算服务域,实现细节算法部署,使用数字孪生对服务接口进行归一整合,满足物理域中设备计算请求。本发明能够使用户通过不同的访问终端访问虚拟交互域中的可视化场景,有效快速的查看车间真实情况,计算服务域实现车间数据计算功能,从而做到满足物理域中不同种类,多学科的请求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产车间智能计算、虚拟现实领域及数字孪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实时交互分析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面临加工产品多样、数据服务计算实时性要求高、制造设备多导致难以实时反馈补偿问题。对于通常数据孪生架构,单体应用模式可能无法面对海量的数据请求,无法满足高可用高性能高并发指标。再之前的工业可视化渲染,通常只允许一个操作人员登陆并进行操作,无法面对多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因此在这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实时交互分析实现方法,通过对信息的分层、计算资源的下放,做到减少计算负载的作用,使用户在不同访问终端拥有各自的独立交互。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实时交互分析实现方法,建立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将生产涉及到的算法部署在服务架构中,建立多终端虚拟交互方案,并将构建出的工厂生产可视化环境应用其中。
针对现有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实时交互分析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
步骤(2):将工业生产所需算法部署再四域计算服务架构中;
步骤(3):应用可视化渲染引擎构建实际工厂生产环境,建立多终端虚拟交互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包括:
构建分布式四域计算服务架构。他由四个不同的域组成,分别是物理域、计算服务域、虚拟交互域和用户域。物理域中分为物理设备层和转发终端层。计算服务域部署有基于容器编排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服务架构,是整个分布式架构的核心。内部部署有各个计算服务的实现细节,并使用数字孪生对服务接口进行归一整合,是满足物理域中设备计算请求的高可用高性能指标的重要环节。虚拟交互域通过部署渲染引擎对生产线整合传递上来的数据及模型对进行渲染。用户域将从移动端、桌面端、PDA进行最终的观测与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2)包括:
计算服务域部署有多个数字孪生服务应用程序S,它三部分组成:服务暴露、服务接口、主处理程序Snm组成。主处理程序Snm为数字孪生服务算法,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对象的数字孪生模型,可由不同IDE创建。数字孪生服务方法具体由IDE编写的算法模块进行实现。从而做到满足不同种类,多学科的请求计算。服务暴露是数字孪生服务应用程序S在计算服务域中拥有被其他层发现的能力,使用Apache Dubbo框架进行实现拥有面向接口的远程方法调用,服务自动注册和发现能力。服务接口用于与其他模块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异构集群的请求分类处理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洪水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