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材胭脂花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7404.8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9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杰;张海燕;单海涛;穆建国;甘惠仍;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富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0/94;G01N3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成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7 | 代理人: | 张梅珍;姚志远 |
地址: | 551206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材 胭脂 薄层 鉴别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药材胭脂花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相同的方式分别将待鉴别的药材胭脂花根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供试品溶液、将对照药材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对照药材溶液;以及对该对供试品溶液和该对照药材溶液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分析;其中,该薄层色谱鉴别分析的步骤中采用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作为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5):(1~5):(1~5)。本发明的上述薄层鉴别方法还可应用于区分药材胭脂花根和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根以及鉴别包含药材胭脂花根的疗痔胶囊。本发明的上述鉴别方法展开剂选择适当、鉴别效率高、鉴别精度高并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鉴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药材胭脂花根的薄层鉴别方法、一种用于区分药材胭脂花根和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和一种包含药材胭脂花根的疗痔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上述薄层鉴别方法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胭脂花根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jalapa L.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片或直接干燥。胭脂花根亦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用药。
紫茉莉始载于明初兰茂(1397-1476)所著《滇南本草》“苦丁香”名下,谓其“花开五色,用根”。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最早使用“紫茉莉”之名。紫茉莉根在民间使用较多,《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贵州民间方药集》、《福建药物志》、《土家族药物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均有药用记载。现代研究发现,紫茉莉根具有抗病毒、抗癌、抗肿瘤、抗菌、降低血糖的作用。目前可知,贵州地区习惯称紫茉莉根为胭脂花根,且已被《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收载。《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四册·彝族药)亦收载紫茉莉根药材。
现有的胭脂花根(紫茉莉根)的鉴别研究(雷钧涛等人,中药紫茉莉花根的鉴别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91-5192,5195)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和紫外光谱鉴别。其中,薄层鉴别仅显示薄层板上的正丁醇浸提物有黄褐色斑点析出,且氯仿浸提物和石油醚浸提物在对应的位置有相同颜色的斑点。但是上述薄层鉴别方法的缺点在于缺乏对照药材、缺乏对照品、缺乏具体的展开剂条件并且鉴别精度极低,既无法实现药材胭脂花根(紫茉莉根)本身的有效鉴别,又无法实现药材胭脂花根(紫茉莉根)与相近似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根的有效区分。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对药材胭脂花根(紫茉莉根)的薄层鉴别方法进一步研究,以解决现有的薄层鉴别方法缺乏对照药材、缺乏对照品、缺乏具体的展开剂条件并且鉴别精度极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药材胭脂花根的薄层鉴别方法、一种用于区分药材胭脂花根和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和一种包含药材胭脂花根的疗痔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上述薄层鉴别方法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薄层鉴别方法缺乏对照药材、缺乏对照品、缺乏具体的展开剂条件并且鉴别精度极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材胭脂花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相同的方式分别将待鉴别的药材胭脂花根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供试品溶液、将对照药材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对照药材溶液;以及
(2)对该对供试品溶液和该对照药材溶液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分析;
其中,该薄层色谱鉴别分析的步骤中采用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作为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和丙酮的体积比为(1~5):(1~5):(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区分药材胭脂花根和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相同的方式分别将药材胭脂花根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胭脂花根样品溶液、将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根样品进行前处理得到喜马拉雅紫茉莉根样品溶液;以及
(2)对该胭脂花根样品溶液和该喜马拉雅紫茉莉根样品溶液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富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富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的导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人脸图像的融合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