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及其整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2753.0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6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英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英炜 |
| 主分类号: | B66D3/04 | 分类号: | B66D3/04;B66D3/06;E02F3/60;E02F9/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抓斗 实现 动态 冲击 挖掘 静态 重力 均可 天车 及其 整机 | ||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及其整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基础滑轮组、顶升滑轮组及顶升油缸,所述基础滑轮组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侧,顶升滑轮组设置在机架的中央顶部,基础滑轮组与顶升滑轮组之间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点位置关系,桅杆内部中空并设置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底部与桅杆连接,顶升油缸的顶部与顶升滑轮组连接,卷扬系统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天车组件的基础滑轮组和顶升滑轮组而与抓斗本体连接,其中,通过顶升油缸对顶升滑轮组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钢丝绳的张紧及快速释放抓斗本体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及其整机。
背景技术
对于工程机械设备,例如抓斗、破碎锤等来说,为了实现重力冲击功能,往往都是用卷扬机的张拉功能来实现的。而这种做法不具备缓冲功能,原因在于,卷扬机是通过刹车控制来实现张拉动作的,而对于刹车来说难以掌握其刹车末位,容易产生硬性碰撞,并且卷扬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差,均需要依靠作业人员的经验来控制,也即其冲击的初始行程、末速度、末端的支点不可控,因此卷扬机的配置复杂,控制困难,极容易导致卷扬机的失控;并且,当错过刹车末位后,容易使卷扬机产生硬碰撞,进而导致卷扬机的损坏或乱绳。
同时,对于当前的抓斗来说,还进一步存在一个问题,即其天车部分的导轮半径过小,使得管线及电缆在走线时弯曲半径过小,长期往复容易死产生材料疲劳,进而发生损坏;同时,当前的天车也无法对管线和缆绳实现同步张拉功能,因此在抓斗工作中还存在着钢丝绳和电缆、油管不同步以及互相拉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冲击功能并且能够延长管线使用寿命的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及其整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包括机架、基础滑轮组、顶升滑轮组及顶升油缸,所述基础滑轮组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侧,顶升滑轮组设置在机架的中央顶部,基础滑轮组与顶升滑轮组之间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点位置关系,桅杆内部中空并设置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底部与桅杆连接,顶升油缸的顶部与顶升滑轮组连接,卷扬系统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天车组件的基础滑轮组和顶升滑轮组而与抓斗本体连接,其中,通过顶升油缸对顶升滑轮组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钢丝绳的张紧及快速释放抓斗本体的功能。
所述的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顶升油缸是一种双介质油缸,具体地,其包括外壳体、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在外壳体中,在活塞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在活塞与外壳体所形成的两侧密封腔室中,分别充入压缩气体和液压油两种介质;其中,充入压缩空气一侧的腔室中,设置第一活塞杆,在充入液压油一侧的腔室中,设置第二活塞杆,其中,第一活塞杆的直径小于第二活塞杆,并且其为中空杆体;第二活塞杆内部中空,在第二活塞杆朝向活塞的一段设置开口并且在开口处设置密封环,从而通过密封环将充入液压油一侧的腔室再次分隔为两个充满液压油的次腔室。
所述的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天车组件中的基础滑轮组与顶升滑轮组是具有多个滑轮并同轴结构的多槽滑轮体,从而用于驱动抓斗的油管、电缆可通过基础滑轮组或顶升滑轮组实现与抓斗的同步动作。
所述的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内部都是中空的并且可以通过该两活塞杆内部的中空结构实现回油目的。
上述任一的用于抓斗或锤的实施冲击破碎的双介质气垫缓冲油缸,第二活塞杆的端部用于加载负载。
所述的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还包括使用了该天车的整机。
所述的使抓斗实现动态冲击挖掘及静态重力挖掘均可的天车及其整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英炜,未经林英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2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