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短双歧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1608.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琦;顾瑞霞;潘丽娜;张臣臣;康文丽;胡鹏钰;吴忠坤;颜卫彬;戴智勇;彭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C9/123;A23L33/135;A23L2/38;A23L7/104;A23C9/152;C12R1/01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短双歧 杆菌 及其 培养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株短双歧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该短双歧杆菌的分类命名为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grx05,其已于2021年1月4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589,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提供的短双歧杆菌,不仅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且还具有较好的耐胃酸和耐胆盐能力,进而可以降低其潜在的风险,使其具有较为广阔的用途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株短双歧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益生菌对有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而该耐药基因存在转移到其它肠道菌群和致病菌的潜在可能,若其它肠道菌群和致病菌具有上述耐药基因,则可能不会受到抗生素的影响,从而严重危害宿主的健康。
目前,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乳球菌,其中,双歧杆菌在食品药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免疫和防治腹泻等益生功能,尤其是短双歧杆菌。可食用的益生菌制品中主要包含有短双歧杆菌,该短双歧杆菌由于具有耐胃酸和耐胆汁能力,因而可长时间定植于人体内。
然而,从现有的乳制品和药品中分离得到的短双歧杆菌对一些抗生素(例如卡那霉素、链霉素、巴龙霉素和新霉素等)具有耐药性,且耐胃酸和耐胆盐能力也不是较好,从而导致含有上述短双歧杆菌的乳制品和药品的功效受到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株短双歧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grx05,所述短双歧杆菌已于2021年1月4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589,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短双歧杆菌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短双歧杆菌是从健康母乳中分离得到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短双歧杆菌对选自以下的抗生素敏感:利福平、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唑林、青霉素和氯霉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短双歧杆菌在pH为2.5的胃酸液中处理3h后的活菌存活率不小于9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短双歧杆菌在浓度为0.1%w/v的胆盐中处理3h后的活菌存活率不小于70%,其中,w/v表示重量比总混合物的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短双歧杆菌对选自以下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上述任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短双歧杆菌的培养方法,所述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短双歧杆菌grx05接种于MRS培养基中,并在厌氧条件下培养。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任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短双歧杆菌在制备益生菌制品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益生菌制品为发酵乳、乳饮料、活菌制剂、发酵果蔬饮料、奶粉或米粉。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