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0377.1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姚旭明;郑志华;杨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9/02 | 分类号: | F16H39/02;F15B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蔡胜利;刘兴鹏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驱动 系统 | ||
一种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包括:变量泵(1);变量马达(2),其入口通过第一主油路(L1)连接着泵的输出端口,出口通过第二主油路(L2)连接着泵的输入端口;以及控制器(20),其配置成调节泵和马达的摆角;其中,在非制动工作模式中,在马达第一转速范围内,控制器(20)控制马达的摆角保持最大,并且调节泵的摆角实现马达的转速变化;在马达第二转速范围内,控制器(20)控制泵的摆角保持最大,并且调节马达的摆角实现马达的转速变化;在制动工作模式中,仅通过控制变量泵(1)的摆角减小来实施静液压制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尤其涉及同时采用比例变量泵和比例变量马达两种调速元件的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农林作业机械、工程机械以及轨道作业车辆中,静液压驱动系统被广泛使用。在此,静液压驱动系统既用于行驶驱动,也用于对作业设备的驱动。其中部分工程机械,如钢轨打磨车、铣磨车和平地机等,作业时需要稳定的速度,否则作业的质量无法满足要求。传统工程机械控制速度的方式为驾驶员控制油门和刹车系统,比如为了保证恒速,上坡时需要加大油门,下坡时需要减小油门或者踩刹车进行制动。这种方式缺点明显,一方面,在实施恒速操作时需要驾驶员实时观测状况进行人工操控,导致驾驶员劳动强度大,并且人工操控存在精度差、稳定性差等;另一方面,长时间频繁操作刹车系统,将导致刹车系统的温度上升,制动能力下降,甚至会出现刹车失灵的危险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恒速控制功能的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其能够提高作业的质量,其次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为此,本申请在其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包括:
变量泵;
变量马达,其入口通过第一主油路连接着变量泵的输出端口,出口通过第二主油路连接着变量泵的输入端口,所述变量马达配备有马达转速传感器;以及
控制器,其配置基于接收的速度输入信号与马达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马达实际转速的比较结果来执行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的非制动工作模式和制动工作模式,以实现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的恒速驱动操作;
其中,在非制动工作模式中,在变量马达的第一转速范围内,所述控制器控制变量马达的摆角保持最大,并且增大变量泵的摆角以实现变量马达的转速增加、或者减小变量泵的摆角以实现变量马达的转速降低;在变量马达的高于第一转速范围的第二转速范围内,所述控制器控制变量泵的摆角保持最大,并且减小变量马达的摆角以实现变量马达的转速增加、或者增大变量马达的摆角以实现变量马达的转速降低;所述第一转速范围和第二转速范围之间的界线点对应于变量泵和变量马达都处在最大摆角时变量马达的转速;
在制动工作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仅通过控制变量泵的摆角减小来实施静液压制动,从而实现变量马达的转速减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泵控制器和马达控制器,所述泵控制器配置成与马达控制器合作实现所述非制动工作模式,并且所述泵控制器配置成单独实现所述制动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泵控制器包括泵驱动控制器、静液压制动控制器和输出切换器,所述泵驱动控制器配置成在非制动工作模式中生成泵摆角指令,所述静液压制动控制器配置成在制动工作模式中生成泵摆角指令,驱动控制器和静液压制动控制器生成的泵摆角指令通过输出切换器发送到变量泵以控制变量泵的摆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操作时,第一和第二主油路之一为泵输出侧油路、另一为泵吸入侧油路;并且,所述静液压恒速驱动系统还包括:
跨接油路,其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主油路之间,并且配备有常闭型第一和第二制动开关阀;以及
溢流油路,其连接着所述跨接油路的位于第一和第二制动开关阀之间的中间部位,所述溢流油路中布置着比例溢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