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短纤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0134.8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1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段宗范;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广泰化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26 | 分类号: | D01D5/26;D01D5/088;D01D1/06;D01D5/096;D01D5/12;D02J13/00;D01G13/00;D01F6/62 |
| 代理公司: | 苏州优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7 | 代理人: | 吕明霞 |
| 地址: | 211408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短纤吸油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短纤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聚酯熔体计量、混合、成形,步骤B:熔体冷却,步骤C:纺丝组件,步骤D:卷绕落桶,步骤E:短纤维后加工,步骤F:热定型,步骤G:切断,聚合物熔体在高于其熔点的20℃左右的温度下喷出喷丝孔后,与周围的介质接触由于辐射热及周围介质的导热。该聚酯短纤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设置合理,方便进行混合熔融聚酯纤维原料和吸油原料,进行热定型,使其适合与吸油棉纤维混纺,以及后加工的处理是为了改善纤维的内部结构,提高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增加吸油的特性,将其藏入疏松多孔的结构中,方便进行处理加工或是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渗漏油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纤维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酯短纤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各种油料的加工、生产和运输及应用加工等正在不断扩大,然而油料在生产、生活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渗漏等不良现象,这些油类及其分解产物会直接污染环境和人体健康。油污污染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严重后果,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使用吸油材料处理渗漏的油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它能够吸收油污,并将其保留在吸附介质的空隙之中,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清污除油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回收油品,比较经济环保。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聚酯短纤维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多根线条集合在一起,经给湿上油后落入盛丝桶;再通过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等工序得到成品在对成品聚酯短纤维收集时,人员通常通过人工捆扎的方式对其进行收集。
但是,现有技术的聚酯纤维单根长度设置过长,并不方便与吸油材质进行均匀混合熔融在一起,无法增加吸油藏油的特性,难以用于解决渗漏的油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短纤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聚酯纤维单根长度设置过长,并不方便与吸油材质进行均匀混合熔融在一起,无法增加吸油藏油的特性,难以用于解决渗漏的油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短纤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聚酯熔体计量、混合、成形;
a1.熔体原料分配计量;b1.纺丝丝条挤出;c1.熔丝条冷却成形;
聚酯的熔融纺丝成形过程是聚合物熔体在一定的压力下定量喷出喷丝孔、冷却固化以及受力形变的过程;聚合物熔体在高于其熔点的20℃左右的温度下喷出喷丝孔后,在静态混合器中马上与周围的介质接触由于辐射热及周围介质的导热,开始冷却;
步骤B:熔体冷却;
采用敞开式环吹设备,敞开式环吹设备主要由小车、环吹筒、活动风管组成,纺丝细流喷出的喷丝孔后在冷却空气中冷却成形;
步骤C:纺丝组件;
纺丝组件的主意零部件有头套、供给板、分流板、喷丝板和底座圈,且组件头套是组件中最大的部件,主要完成初步分配、过滤等任务,供给板主要起到熔体初步分配作用,分流板最终完成熔体的供给、分配、混合均匀的作用,两者必须结合使用,给喷丝板提供熔体;
步骤D:卷绕落桶;
将纺丝冷却成形的丝束给湿上油,集束落桶的过程,一般把卷绕落桶分为:丝束给湿上油、导丝集束、牵引落桶和往复横动四个部分;
步骤E:短纤维后加工;
卷绕丝进行拉伸,提高分子排列的有序性,使得纤维获得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伸度,以适应各种用途;
步骤F:热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广泰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广泰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