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9464.5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刚;周纪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2 | 分类号: | D06H7/02;B65H35/00;B65H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杨淑芳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毯 裁剪 尺寸 精准 控制 机器 方法 | ||
1.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一储气腔和第二储气腔,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之间设置有顶伸块,所述第二储气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一储气腔之间,所述第二储气腔的一端通过第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二储气腔的另一端通过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储气腔,所述第二储气腔内设置有顶推块,所述顶推块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第一储气腔连通,所述导流腔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之间设置有锥形塞,所述顶推块的底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出气接口之间设置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位于所述升降杆的正下方,所述进气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所述进气接口通过第一导流管分别连接第二输气管和带有气控马达的卷绕轴,所述第二输气管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套设有按压盖,所述按压盖上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竖直贯穿所述第一腔室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第三输气管,所述出气接口通过第二导流管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三腔室和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设于靠近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一侧,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助推板,所述助推板通过柔性密封罩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且位于靠近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所述助推板上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三腔室的左侧连通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通过第二负压通道连通所述负压管,所述第四腔室上设置有第一输气通道,所述第一输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所述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上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右端通过第一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三推杆上的所述第二腔体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四腔室的内壁,所述第四腔室通过水平通道连通第五腔室,所述水平通道通过第一负压通道连通所述负压管,所述第五腔室内设有助推块,所述第五腔室连通辅助腔室,所述辅助腔室连接有第三输气通道和第四输气通道,所述助推块的端部设有第四推杆,所述第四推杆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辅助腔室内,所述第三输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输气管,所述第四输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三输气通道连接所述第三输气管,所述第四输气通道通过第一输气管分别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上靠近所述顶伸块的一端设有导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通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内侧通过弹簧抵住所述助推板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板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腔室连接有第二输气通道。
8.使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毛毯裁剪长尺寸精准控制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第三输气管中的压缩气体输入第一腔室,按下按压盖,第一推杆向下联动推进,使第一腔室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中的气体经第一导流管一部分输入卷绕轴上,对毛毯进行预紧,另一部分气体经第一导流管输入箱体内;
(2)气体经进气接口和第一进气通道推动顶伸块向左移动,将第一储气腔关闭,第一储气腔内是大气压;
(3)当第一储气腔关闭后,第一进气通道内的气体经第二进气通道进入第二储气腔内,第二储气腔内产生正压,把顶推块向下推,带动升降杆一起向下推,当升降杆的底端接触封堵块后,推动封堵块继续向下移动,使进气接口中的气体进入出气接口,产生一个联动的时间差;
(4)当气体关闭后,升降杆和封堵块回到初始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顶伸块需要第一导流管中的压力泄完后才会回到初始位置,顶伸块回到初始位置后把第二储气腔内的压力泄掉,第二储气腔中的一部分气体经排气通道进入第一储气腔,另一部分气体通过导流腔经锥形塞排出;
(5)从排气接口输出的气体经第二导流管输入第二壳体的固定套筒内,推动助推板向前顶伸,助推板带动第二推杆向前顶伸,直至第二推杆将第三推杆上的第一通气孔堵住,第三推杆上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是从第三输气管引流过来的压缩空气,负压管中的负压输入第一负压通道和第二负压通道内,刚开始的时候第三推杆是向右顶伸,第三推杆的左边有缝隙,第一输气通道内的压力大,把第三推杆往右顶,助推板往左边顶伸后把第三推杆的第一通气孔堵住,同时把第三推杆往左边顶,第二腔体关闭,第五腔室内的压缩空气无法进入第二腔体内,此时第五腔室中由正压变为负压,助推块开始的时候往左边顶,第五腔室变为负压以后,助推块向右移动,第三输气通道打开,然后气体进入第四输气通道,第四输气通道通过第一输气管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工作;
(6)助推板上的第二通气孔与第三腔室和大气连通,当助推板和柔性密封罩回弹后,第二腔室通过第一通气管连通大气,便于将第一进气通道内的压力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94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