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规格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68076.5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初仁生;李少坡;李战军;刘金刚;郝宁;王东柱;谢翠红;李广双;马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48;C22C38/50;C21C7/00;C21C7/10;C21D8/02;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管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规格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管线钢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04~0.07%,Si:0.15~0.30%,Mn:1.65~1.85%,P≤0.01%,S≤0.0020%,Alt:0.03~0.05%,Nb:0.07~0.09%,T i:0.010~0.020%,N i:0.25~0.35%,Cr:0.2~0.35%,RE:0.005~0.020%,Mo:0.15~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Re为稀土元素。本发明提供的管线钢焊接后,母材在‑20℃的冲击韧性为358‑384J,熔合线在‑10℃下的冲击韧性为305‑348J,粗晶区在‑10℃下的冲击韧性为318‑342J,熔合线和粗晶区的韧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线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规格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管线钢是指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管道所用的一类具有特殊要求的钢种,根据厚度和后续形成等方面的不同,可由热连轧机组、炉卷轧机或中厚板轧机生产,经螺旋焊接或UOE直缝焊接形成大口径钢管。在焊接的过程中,离开焊缝不同距离的母材上的各点,它们被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同,影响到了母材的组织和性能。焊缝两侧受焊接加热的影响,发生了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母材部分为焊接热影响区(HAZ)。焊接热影响区由于是焊材加热温度不同的区域,因此其包括晶粒粗大的粗晶区以及熔合线,此处的冲击韧性非常的差,这限制了管线钢的应用。
专利号CN101705412A《一种大线能量焊接的管线钢的冶炼方法》,通过氧化物冶金的方式提高母材的冲击韧性,但没有说明厚度规格和冲击韧性的值。专利号CN 103084754A《一种厚规格管线钢用高强高韧埋弧焊丝》,通过改变焊丝来提高母材的韧性。
以往专利侧重于提高管线钢母材冲击韧性或是改变焊接工艺情况,或者是通过氧化物冶金的方式,利用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体细化晶粒以及夹杂物钉扎晶界作用,因此,急需一种易焊接高韧性厚规格X80管线钢的制备方法,提高粗晶区和熔合线的冲击韧性,保证国内管道建设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规格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线钢焊接后粗晶区和熔合线的韧性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规格管线钢,所述管线钢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
C:0.04~0.07%,Si:0.15~0.30%,Mn:1.65~1.85%,P≤0.01%,S≤0.0020%,Alt:0.03~0.05%,Nb:0.07~0.09%,Ti:0.010~0.020%,Ni:0.25~0.35%,Cr:0.2~0.35%,RE:0.005~0.020%,Mo:0.15~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Re为稀土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Re为如下至少一种:La、Ce、Y。
进一步地,所述管线钢的厚度为25-60mm。
进一步地,所述管线钢为如下任意一种:X80、X9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一种厚规格管线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钢水冶炼和连铸,获得板坯;所述板坯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03~0.05%,Si:0.15~0.30%,Mn:1.65~1.85%,P≤0.01%,S≤0.0020%,Alt:0.03~0.05%,Nb:0.07~0.09%,Ti:0.010~0.020%,Ni:0.25~0.35%,Cr:0.2~0.35%,RE:0.005~0.020%,Mo:0.15~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Re为稀土元素;
对所述钢坯进行轧制和冷却,获得管线钢;所述轧制包括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开始温度为1080~1160℃,所述粗轧结束温度为980~1050℃;所述精轧开始温度为840~870℃,所述精轧结束温度为780~8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8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和形成集成电路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磁环电感共模绕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