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自适应弧形阀盖加工机器人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7265.0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佩(新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5/08;B25J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自适应 弧形 加工 机器人 方法 | ||
1.一种便携式自适应弧形阀盖加工机器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传输带(a1),设于传输带(a1)上方的加工机器人,加工机器人包括有一个多维度机械臂(a2),多维度机械臂的自由端包括有加工机械手;
包括帽形壳体(1)、固定安装在帽形壳体(1)内顶上的位移驱动件(2)、固定安装在位移驱动件(2)上的偏心补偿座(3)、弹性安装在偏心补偿座(3)上的自适应加工整形机构(4),所述位移驱动件(2)固定在帽形壳体(1)的内顶;
所述自适应加工整形机构(4)包括旋转电机(4a)、滑动补偿块(4b)、旋转座(4c)、电机安装座(4d)、电极变径电机(4e)、液压驱动缸(4f)、定心基座(4g)、齿条拉杆(4h)、电极变径调节杆(4i)、滑块导向轨(4j)、齿条滑块(4k)、变径齿轮(4m)和循迹电极组件(4n),所述滑动补偿块(4b)设于偏心补偿座(3)的中心孔内、且通过四个呈十字形分布的压缩弹簧(6)与偏心补偿座(3)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a)固定滑动补偿块(4b)的顶面上,所述旋转座(4c)转动连接于滑动补偿块(4b)的底面上、并与旋转电机(4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座(4d)固定设于旋转座(4c),所述电极变径电机(4e)固定设于电机安装座(4d)的顶面并位于旋转座(4c)内,所述液压驱动缸(4f)固定设于电机安装座(4d)的底面,所述定心基座(4g)固定设于液压驱动缸(4f)上,所述齿条拉杆(4h)设于定心基座(4g)内、且其上端贯穿液压驱动缸(4f)内后伸入电机安装座(4d)内,所述齿条拉杆还与液压驱动缸(4f)的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定心基座(4g)上沿周向设有三个呈三角分布并具有齿牙端的定心摆臂(4p),所述定心摆臂(4p)的齿牙端铰接在定心基座(4g)上并与齿条拉杆(4h)啮合,所述电极变径调节杆(4i)活动穿设于齿条拉杆(4h)内,所述电极变径调节杆(4i)的上端与电极变径电机(4e)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块导向轨(4j)的上端沿定心基座(4g)的轴向套接于定心基座(4g)内,所述齿条滑块(4k)滑动连接于滑块导向轨(4j)内,所述变径齿轮(4m)沿定心基座(4g)的轴向活动设置于滑块导向轨(4j)内、且与齿条滑块(4k)啮合,所述变径齿轮(4m)的轴颈活动贯穿滑块导向轨(4j)后与电极变径调节杆(4i)的下端通过拉簧(4q)柔性连接,所述循迹电极组件(4n)固定安装在齿条滑块(4k)的端部;
所述循迹电极组件(4n)包括呈L形的循迹支架(4n1)、循迹杆(4n2)、循迹球轮(4n3)和加工电极(4n4),所述循迹支架(4n1)的纵臂固定在齿条滑块(4k)上,所述循迹杆(4n2)垂直安装在循迹支架(4n1)的横臂,所述循迹球轮(4n3)固定在循迹杆(4n2)的上端,所述加工电极(4n4)垂直安装在循迹支架(4n1)的纵臂;
所述定心摆臂(4p)的自由端嵌设有定心球轮(4r);
所述电极变径调节杆(4i)的下端沿其轴向设置有多边形内孔,所述变径齿轮(4m)的轴颈为与多边形内孔相匹配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变径齿轮(4m)的轴颈活动伸入多边形内孔内,所述拉簧(4q)设于多边形内孔内、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电机变径调节杆和变径齿轮(4m)上;
还包括设置在帽形壳体(1)上的外固定机构(5),所述外固定机构(5)包括夹紧定位电机(5a)、圆环状的夹紧定位座(5b)、圆环状且具有螺纹槽的平面螺纹盘(5c)和三组呈三角分布在夹紧定位座(5b)上的夹持组件(5d),所述夹紧定位电机(5a)固定在帽形壳体(1)外侧面上,所述夹紧定位座(5b)固定安装于帽形壳体(1)底部,所述平面螺纹盘(5c)活动嵌设于帽形壳体(1)与夹紧定位座(5b)之间,所述夹紧定位电机(5a)的输出端伸入帽形壳体(1)内并通过圆锥齿轮传动件与平面螺纹盘(5c)传动连接,三组所述夹持组件(5d)均沿径向滑动连接在夹紧定位座(5b)上、且均穿过夹紧定位座(5b)后与平面螺纹盘(5c)的螺纹槽连接;
所述夹持组件(5d)包括外夹紧滑块(5d1)和内夹持块(5d2),所述外夹紧滑块(5d1)滑动连接在夹紧定位座(5b)上,所述外夹紧滑块(5d1)向上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嵌入平面螺纹盘(5c)的螺纹槽内,所述夹紧定位座(5b)对应设有供连接柱移动的避让条形孔,所述内夹持块(5d2)固定在外夹紧滑块(5d1)的内侧,所述内夹持块(5d2)的内侧呈等腰梯形结构设置;
工作时,将本实施例的加工器具对位阀盖上的圆孔后定位在阀盖上,使得自定向加工整形机构伸入圆孔内,接着位移驱动件2驱动自适应加工整形机构4下探,直至循迹电极组件4n超出孔交线,然后在为液压驱动缸4f供油的外界齿轮泵的驱动下,液压驱动缸4f工作,液压驱动缸4f的活塞经由齿条拉杆4h驱动三个定心摆臂4p向外扩张,直至顶住圆孔的孔壁,实现定心工作,同时,当自适应加工整形机构4的轴线与圆孔的轴线不重合时,滑动补偿块4b滑动以使自适应加工整形机构4的轴线与圆孔的轴线重合,从而保证自适应加工整形机构4与圆孔同轴,确保孔交线加工时的同轴度,降低放置加工器具放置在阀盖上的位移精度,与此同时,外界齿轮泵将泵油量数据传输至外界控制单元,外界控制单元根据液压油泵出量计算出该圆孔的孔径大小,然后外界控制单元控制电极变径电机4e工作,电极变径电机4e驱动电极变径调节杆4i旋转,电极变径调节杆4i经由变径齿轮4m驱动齿条滑块4k相对滑块导向轨4j滑动,齿条滑块4k带动循迹电极组件4n移动,进而调整循迹电极组件4n回转运动的工作半径,以适应该圆孔的孔径,调整完成后,位移驱动件2带动自适应加工整形机构4上移,直至循迹电极组件4n的外端部分与阀盖的内表面紧贴,此时由于循迹电极组件4n在上移过程过程中受到阀盖内表面的阻挡,使得滑块导向块相对定心基座4g下移、同时齿条相对电极变径调节杆4i下移,进而将拉簧4q拉伸,拉簧4q为循迹电极组件4n提供向上的拉伸力,接着电极变径电机4e再次工作,调整好循迹电极组件4n与孔交线之间的放电间隙,然后旋转电机4a驱动旋转座4c转动,旋转座4c带动循迹电极组件4n做回转运动,而在拉簧4q联动下,循迹电极组件4n沿着孔口边沿的内表面做循迹运动,同时循迹电极组件4n对孔交线位置上粘连的碎屑进行清除,以及对孔口进行倒钝加工,避免锐角形孔口对流体产生剪切作用,导致阀盖内流体通过阻力增大,如此便完成一个圆孔的加工处理;重复上述过程中,可以连续对阀盖上所有圆孔进行加工整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佩(新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斯佩(新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2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