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炉电极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3303.5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牛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蓉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F27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电极 控制系统 | ||
1.一种电炉电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壳(1)、安装底座(2)、升降装置(3)、工位调整装置(4)、横臂(5)、电极圆调节装置(6)和电极夹持装置(7),其中:
所述承重壳(1)作为承重主体、通过工位调整装置(4)可旋转的安装在基础台上,承重壳(1)的上侧开设有三个上通孔(101),上通孔(101)的周围对称设置有多个上引导轮(102),承重壳(1)的下侧对应开设有三个下通孔(103),下通孔(103)的周围对称设置有多个下引导轮(104);
所述安装底座(2)水平设置在承重壳(1)的底部,所述安装底座(2)包括两组双头铰接座(201)、四组等长安装臂(202)和一个水平安装座(203),两组双头铰接座(201)对称安装在承重壳(1)的底部,安装臂(202)的一端铰接在双头铰接座(201)上,安装臂(202)的另一端固定在水平安装座(203)上,所述安装臂(202)之间设置有加强梁(204);
所述升降装置(3)的底部水平固定在安装底座(2)上,升降装置(3)的顶部固定在横臂(5)的底部;
所述工位调整装置(4)用于驱动承重壳(1)、安装底座(2)、升降装置(3)和横臂(5)整体旋转;
所述横臂(5)分为水平、等距、平行布置的第一横臂(501)、第二横臂(502)和第三横臂(503),所述第一横臂(501)和第三横臂(503)对称布置、其末端均向外倾斜120°形成斜臂,斜臂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长槽(504),斜臂的上下内壁处设置有滑槽(505);
所述电极圆调节装置(6)包括变直径驱动器(601)、安装架(602)、双轴液压马达(603)和轴承座(604),所述安装架(602)悬空固定在第一横臂(501)和第三横臂(503)之间,所述双轴液压马达(603)的两端转轴设置在安装架(602)的顶部和底部轴承座(604)内,两个变直径驱动器(601)分别套装在双轴液压马达(603)的两端转轴上,所述变直径驱动器(601)的外表面与三个电极夹持装置(7)接触,通过变直径驱动器(601)驱动三个电极夹持装置(7)等距移动以改变电极圆的直径;
所述电极夹持装置(7)分为第一夹持器(701)、第二夹持器(702)和第三夹持器(703),所述第一夹持器(701)垂直安装在第一横臂(501)的斜臂上,第一夹持器(701)能够在变直径驱动器(601)的驱动下沿第一横臂(501)的长槽(504)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夹持器(702)同轴安装在第二横臂(502)的直臂上,第二夹持器(702)能够在变直径驱动器(601)的驱动下沿第二横臂(502)的直臂前后移动,所述第三夹持器(703)垂直安装在第三横臂(503)的斜臂上,第三夹持器(703)能够在变直径驱动器(601)的驱动下沿第三横臂(503)的长槽(504)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电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臂(501)的斜臂、第二横臂(502)的直臂、以及第三横臂(503)的斜臂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506),所述复位弹簧(506)布置在电极夹持装置(7)和端盖之间、用于带动电极夹持装置(7)紧密接触变直径驱动器(6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电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直径驱动器(601)由三个对称的驱动弧面(605)组成,变直径驱动器(60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6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炉电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弧面(605)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外表面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向滚珠(6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蓉,未经牛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3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