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62304.8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炽;吴炽;黄敏;谭言;黄雄志;吴贵龙;王祥;蒋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B5/36;E04B2/84;E04G9/06;E04G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项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桁架 楼承板 铝合金 交叉 节点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模板(2),所述铝模板(2)安装在预成型楼板(1)钢筋上,所述铝模板(2)上方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组合K板(3),所述组合K板(3)包括上K板(31)和下K板(32),所述上K板(31)与下K板(32)通过销钉销孔固定在铝模板(2)上,预成型楼板(1)的水平预留筋(11)分别穿过上K板(31)和下K板(32),所述上K板(31)和下K板(32)朝向预成型楼板(1)处均设置有压槽板(4),所述压槽板(4)背向上K板(31)和下K板(32)一侧端面毛面处理;
所述上K板(31)和下K板(32)背向墙体一侧一体成型有U型槽(5),所述U型槽(5)突出上K板(31)和下K板(32)的表面形成加劲肋;
所述铝模板(2)处设置有用于支撑铝模板(2)的横向背楞(6),所述横向背楞(6)处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竖向背楞(7),所述上K板(31)和下K板(32)固定在竖向背楞(7)上;
所述竖向背楞(7)处设置有横向吊筋(8),所述横向吊筋(8)与上K板(31)处的预留筋(11)固定使其与下K板(32)之间留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K板(32)处设置有调整螺栓(9),所述调整螺栓(9)穿过下K板(32),所述调整螺栓(9)位于下K板(32)两侧均设置有调整螺母(10),所述调整螺母(10)和下K板(32)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K板(32)的底面与预成型楼板(1)的底面齐平,所述下K板(32)的上表面紧靠上排预成型楼板(1)的预留筋(11)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K板(32)的上端与上K板(31)的下端固定,所述上K板(31)的上表面高出预成型楼板(1)的上表面。
5.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获得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结构,包括:
将组合K板(3)通过销钉销片固定在铝模板(2)上方;
将预成型楼板(1)处的预留筋(11)分别穿过组合K板(3)中的上K板(31)和下K板(32);
浇筑混凝土墙体及预成型的楼板;
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铝模板(2)后,先拆除墙板根部的上K板(31),再拆除墙板根部的下K板(32);
重复上述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好组合K板(3)后,在安装铝模板(2)的横向背楞(6)处增加竖向背楞(7)固定住组合K板(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铝合金交叉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组合K板(3)通过销钉销片固定在铝模板(2)上方的步骤前,将铝模板(2)安装在横向背楞(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23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浓缩母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元协作训练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