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断电保护功能的自力式舷侧阀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8283.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仝潘;张万良;肖友军;夏彬;陈康;蒋竹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K31/40 | 分类号: | F16K31/40;F16K31/383;F16K31/08;F16K1/00;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断电 保护 功能 自力 式舷侧阀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具备断电保护功能的自力式舷侧阀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开设流通口一和流通口二的下阀座,上阀座内向下穿至下阀座安装主阀杆,主阀杆正对流通口一,上阀座上方开口处配装阀盖;还包括先导阀,其中包括上下间隔相向设置的通断阀一和通断阀二,通断阀一和通断阀二开闭状态相反,通断阀一和通断阀二之间安装推杆,推杆向上推动通断阀一或者向下推动通断阀二实现其开闭状态的转换;断电时,推杆下行推动通断阀二使其开启,流通口一处的高压海水经引流管二、通断阀二、引流管一流通至舷侧阀主阀杆顶部与阀盖之间,推动主阀杆下行,直至主阀杆从上至下将流通口一关闭,舷侧阀转换至关闭状态,从而通过先导阀的设置实现了舷侧阀的断电自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平台舷侧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备断电保护功能的自力式舷侧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平台可以长周期、全天候地在水下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与开采、海洋观测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等任务,将成为深海探测与开发的重要装备。
为了保证水下平台众多的发热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对动力系统、空调柜机、有害气体综合净化装置等多型设备进行冷却。为了满足冷却系统对冷却水需求,需要将舷外海水引入舱内,如图1所示为典型的通海系统原理图,其在耐压舱1内安装换热器6,外部海水经海水管路5引入耐压舱1内的换热器6中再引出,内部发热设备8则通过冷却回路7与换热器6之间构成循环,冷却回路7与海水管路5在换热器6处进行换热,实现发热设备8的冷却。
为了在通海系统维修等条件下能够关闭海水管路5,或者在舱内海水管路5发生破损时防止高压海水进入舱内,通海管路系统通常在穿舱件2的舱内一侧设置舷侧阀3。
由于水下海洋环境恶劣,海水压力甚至可达数十兆帕,而舱内空间、能源有限,现有的舷侧阀存在一些不足:
1)现有的舷侧阀一般采用手动、液动或者电动作业驱动,由于海水压力较大,如果采用纯手动操作,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并且在发生舱内海水管路破损事故时,阀门周围可能处于水、雾弥漫的状态,环境恶劣,操作困难;
2)舷侧阀采用液动或电动,为了克服海水高压对执行器要求较高,必须保证动力源的稳定可靠,需要安装液压管线、电缆等设备,并且液动或电动执行器体积较大,占用舱内空间,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3)在发生舱内进水事故时,往往可能发生电力、液压等动力丧失的附加事故,一旦丧失动力源,液动或电动舷侧阀将无法关闭,导致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具备断电保护功能的自力式舷侧阀及其使用方法,从而通过电磁力结构实现舷侧阀的断电自保护,可操作性高,稳定性好,大大提升了通海管路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备断电保护功能的自力式舷侧阀,包括下阀座,下阀座上开设有流通口一和流通口二,下阀座上方安装有顶部开口的上阀座,从上阀座内向下穿至下阀座内安装有主阀杆,主阀杆位于流通口一正上方,上阀座上方开口处配装有阀盖;还包括先导阀,先导阀中包括有上下间隔相向设置的通断阀一和通断阀二,通断阀一和通断阀二的开闭状态相反,通断阀一和通断阀二之间安装有推杆,推杆向上推动通断阀一或者向下推动通断阀二实现其开闭状态的转换,推杆在电磁力作用下上行;所述通断阀一的上腔、通断阀二的上腔分别经引流管一连通至主阀杆顶部与阀盖底面之间,通断阀二的下腔经引流管二连通至下阀座的流通口一处,通断阀一的下腔经引流管三连通至外部疏水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先导阀的具体结构为:包括阀体,阀体上间隔对称安装有线圈座和弹簧座,线圈座内安装有电磁线圈,衔接线圈座和弹簧座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穿至线圈座的一端固装有磁铁,传动杆穿至弹簧座中的一端套装有回位弹簧,传动杆中部固装有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