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6449.7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卢旭波;姚雄秋;邢道辉;袁炼城;林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弘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B29L23/00;B29K27/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景志轩 |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vc 热缩管 生产过程 初次 成型 采用 控温风盘 | ||
1.一种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安装在PVC热缩管流水线生产设备(100)中PVC热缩管初次成型模(1)上,其特征在于:其从前至后依次由圆形的底座盘(31)、盘筒(32)和盘盖(33)组装构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闭合体,在底座盘(31)的中央设有向盘盖(33)方向延伸的增厚层(311),增厚层(311)上设有贯穿其的轴向通道(313),初次成型模(1)的出料端可插入该轴向通道(313)内;在所述盘筒(32)圆周壁上间隔设置至少三个进风口(324),所述内部空腔中,在与所述进风口(324)相对的盘筒(32)径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一道可避免由进风口(324)吹入的冷风气流直接进入内部空腔中的隔板(55);所述增厚层(311)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台形,所述盘盖(33)中央设有形状为圆台形的盖心孔道(331),盖心孔道(331)的孔道内径由后至前逐渐变大,所述增厚层(311)由前至后插入盖心孔道(331)中,其间形成可使内部空腔中的冷风气体以圆锥形的气流柱聚焦于由初次成型模(1)挤出的管状胶料(2)上的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5)为环绕盘筒(32)周向延伸且为闭合的环形隔板(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隔板(55)为两层,分别为底座隔板(341)和筒部隔板(342),底座隔板(341)固接在底座盘(31)上,筒部隔板(342)固接在盘筒(32)上,底座隔板(341)与筒部隔板(342)在径向方向上间隔重叠设置,底座隔板(341)的后端面至盘盖(33)之间留有可使由进风口(324)吹入的冷风气体进入内部空腔的气流窗孔,在筒部隔板(342)的前端面至底座盘(31)之间留有可使由进风口(324)吹入的冷风气体进入内部空腔的气流窗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道(313)为前段直径大于后段直径的台阶孔道,轴向通道(313)的前段为安放初次成型模(1)出料端的入模孔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筒(32)由前至后依次为筒边(322)、筒部(321)和闭合盖板(323);筒边(322)与底座盘(31)固接,筒部(321)为中空柱形,闭合盖板(323)为设置在筒部(321)的后端面上且沿径向向筒部(321)轴线延伸的圆盘,在闭合盖板(323)的中央开有后盖孔,后盖孔的孔周边为沿轴向向内部空腔延伸的后盖筒,在后盖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盘盖(33)密封旋接在后盖筒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间隙宽度在5-2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盘(31)的外径在400mm-800mm,盘筒(32)的轴向长度在10-20cm,盘筒(32)的外径小于底座盘(31)的外径,盘筒(32)筒部(321)的内径在35-75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VC热缩管生产过程中初次成型采用的控温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24)为四个,相邻两个进风口(324)之间的圆心角这9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弘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弘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4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