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TPU胶带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3958.4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超;郑章勤;李洁;周晓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38;C09J123/22;C09J163/00;C09J11/08;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黄晓明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tpu 胶带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可折叠TPU胶带,所述可折叠TPU胶带自其一面至另一面依次包括第一离型膜、第一胶粘剂层、基层、第二胶粘剂层和第二离型膜,所述基层为TPU基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和/或第二离型膜的表面为网格多孔结构,所述TPU基膜层胶水配方包括25-35%有机多元异氰酸酯和端羟基化合物的预聚物、30~40%甲苯、10%~20%异丙醇、20%~30%二甲基甲酰氨,以上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的厚度为80-100μm和第二离型膜的厚度为36-7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TPU基膜层的厚度为40-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的厚度为15-2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多孔结构为若干个连续间隔排列的网纹格,网纹格的大小长宽不超过5μm*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多元异氰酸酯和端羟基化合物的预聚物包括乙二酸丁酯、聚己内酯、聚醚性多元醇、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2-丁二醇、半重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及聚氨酯、1,6六亚甲级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萘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多元异氰酸酯和端羟基化合物的预聚物中各个组份占其的重量百分比为乙二酸丁酯0-21%、聚己内酯0-23%、聚醚性多元醇0-12%、聚碳酸酯0-17%、2-丁二醇0-45%、半重水0-36%、聚氨酯0-33%、1,6六亚甲级二异氰酸酯0-18%、甲苯二异氰酸酯0-23%、二异氰酸萘酯0-18%、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剂层或\和第二胶粘剂层的胶水配方包括25~35%丁基橡胶树脂、5~10%环氧树脂、45~50%甲苯、10%~20乙酸乙酯、1.4%~1.7%磷酸酯类聚合物、0.2%~0.4%磷酸二乙酯钾盐,以上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三离型膜上,通过狭缝或刮刀涂布,直涂TPU胶水形成TPU基膜层,然后在TPU基膜层另一面复合第四离型膜形成半成品;
b、在第一离型膜上,通过狭缝或刮刀涂布,直涂压敏胶水形成第一胶粘剂层,然后将步骤a中的半成品的第四离型膜撕开,将TPU基膜层和第一胶粘剂层进行复合;
c、在第二离型膜上,通过狭缝或刮刀涂布,直涂压敏胶水形成第二胶粘剂层,然后将半成品的第三离型膜撕开,将TPU基膜层和第二胶粘剂层进行复合,得到所述可折叠TPU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TPU胶带在玻璃以及钢板上的180°剥离力大于20N/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TPU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的离型力15-100g,第二离型膜的离型力为3-50g,第三离型膜的离型力为15-50g,第四离型膜的离型力为3-2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39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