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0233.X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泰县兴宏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B22D11/111;C21C5/28;C21C7/00;C21C7/06;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0;C22C38/26;C22C38/28;C22C38/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高硫易 切削 冶炼 工艺 | ||
1.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转炉冶炼处理:
转炉出钢后进行搅拌处理,在此出钢过程中进行加料处理,具体是加铝块、硅锰、低碳锰铁、低碳铬铁、硅铁合金、硫铁矿、石灰;
(2)精炼处理:
在精炼处理前,先对钢水进行渣面脱氧处理,随后在通电加热后进行取样,根据取样测得的成分含量进行补加料,具体是加硅锰、低碳锰铁、低碳铬铁、硅铁合金、硫铁矿、磷铁、铌钛合金、铜锭;
(3)连铸浇铸:
连铸浇铸过程中采用全程保护浇铸,采用特制的专用保护渣及专用覆盖剂,过热度控制为20~25℃,并采用电磁搅拌处理;
(4)轧制冷却处理:
采用高温轧制工艺,依次经过粗轧和精轧处理,接着轧后穿水快速冷却,随后轧材上冷床,完成打包收集后堆冷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易切削钢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C:≤0.2%,Si:≤0.08%,Mn:0.8~1.4%,P:0.045~0.065%,S:0.2~0.3%,Ti:0.15~0.25%,Nb:0.06~0.08%,Cr:≤0.45%,Cu:≤0.18%,B:≤0.0050%,N:≤0.02%,Al:≤0.003%,O:≤0.01%,余量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专用保护渣是由如下对应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CaO:15~25%、Al2O3:8~13%、F2O3:1.5~2.5%、MgO:1~4%、Li2O:0.2~0.6%、K2O:3~6%、CaF2:1~5%、C:5~9%,余量为SiO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保护渣是由如下对应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CaO:20%、Al2O3:11%、F2O3:2%、MgO:3%、Li2O:0.5%、K2O:5%、CaF2:3%、C:8%,余量为SiO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专用覆盖剂是由如下对应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CaO:10~15%、Al2O3:12~16%、玻化微珠3~6%、改性淀粉8~12%、C:15~25%,余量为SiO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覆盖剂是由如下对应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CaO:13%、Al2O3:14%、玻化微珠5%、改性淀粉10%、C:20%,余量为SiO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是:
先将淀粉溶于42~46℃的温水中,然后加入淀粉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0~7.0,酶解处理1~1.2h后,再加入高碘酸钠,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悬浊液,之后再加入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磁力搅拌反应处理1~1.5h后过滤,最后将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酶的加入量是淀粉总质量的0.2~0.4%;所述高碘酸钠的加入量是淀粉总质量的15~20%;所述聚乙烯醇的加入量是淀粉总质量的30~40%;所述甲基丙烯酸的加入量是淀粉总质量的110~1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轧制工艺控制粗轧的温度为1180~1190℃;控制精轧的温度为1060~1080℃;所述快速冷却后冷却至850~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泰县兴宏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长泰县兴宏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2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