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48815.4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6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谷家鑫;宫雨;宋铁兵;张帅;石允;李小鹏;白宝国;谢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9/04 | 分类号: | F02D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调节 系统 汽车 | ||
1.一种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包括:
同步装置,与所述车辆的刹车钳连接;
传动装置,与所述同步装置连接,包括与所述车辆的刹车盘接触连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刹车盘分离的第二状态;
压缩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
储气装置,所述压缩装置通过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车辆的尾气排气管连通;
其中,通过所述刹车盘的转动,所述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压缩装置转动,所述压缩装置的压缩腔形成真空腔,所述尾气排气管内的气体进入所述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内的气体进入所述储气装置,并能够经第一气体管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催化器,所述催化器的进气口与发动机的排气管连通,出气口与所述尾气排气管连通且通过第二气体管道与所述压缩装置连接;
在所述传动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压缩装置转动,所述压缩腔形成真空腔,经过所述催化器的汽车尾气通过所述第二气体管道能够进入所述压缩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滚轮、轴套、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从动盘;
其中,所述轴套嵌套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压缩装置连接,且所述滚轮与所述轴套分别与所述同步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同步装置带动所述滚轮与所述刹车盘接触,以及带动所述从动盘与所述滚轮接触,通过所述滚轮所述刹车盘转动带动所述从动盘转动,所述从动盘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压缩装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与所述滚轮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压缩装置的第三气体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体止回阀;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的第一气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体止回阀;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气体止回阀均与车辆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车辆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气体止回阀打开,所述第二气体止回阀关闭,所述压缩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三气体管道进入所述储气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车辆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气体止回阀打开,所述第一气体止回阀关闭,所述储气装置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体管道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管道与所述尾气排气管之间设置有气体连通通道,且所述第一气体管道在所述气体连通通道处设置有第二凸起;
当所述传动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尾气排气管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体连通通道进入所述第一气体管道并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的压缩腔设置有贯穿所述压缩腔的壁面的油储存通道;
其中,润滑油通过注油孔进入所述油储存通道,并通过出油孔进入所述压缩腔内部;所述出油孔有多个,均匀设置于所述压缩腔的内壁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储存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压缩腔的壁面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腔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背压调节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88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动调节式彩色透水整体路面试件成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