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8601.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青;李纪伟;张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4;G06Q10/06;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场强 模型 农村 居民点 空间结构 识别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国土空间规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本发明以居民点场强与空间腹地为基础,按照居民点发展潜力排序,依次判断对每个居民点辐射场强最大的居民点,从而识别出完整连续的居民点空间层次结构;依据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网络距离、地理距离,多种角度划分与优化,更加客观、合理地确定中心镇、中心村,从而使得居民点空间结构优化结果更加具有信服力、科学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土空间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载体,居民点之间普遍存在一定空间联系和相互作用,即物质和信息交换、人口流动以及资金流通等。在这种空间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定的居民点空间结构,而居民点空间结构也会进一步反作用于居民点空间相互作用,影响居民点之间各种资源要素的流通和再配置。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的识别与优化可以科学指引村镇居民点空间体系的布局规划,进而促进居民点之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对居民点空间结构进行识别与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即引力模型与发展潜力评价+加权Voronoi图。前者是在计算居民点之间引力的基础上,通过保留每个居民点最大引力线来识别与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而这种方式无法识别出完整连续的居民点空间层次结构,识别结果较为片面;后者主要通过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确定等级结构体系,然后运用加权Voronoi图模型分析居民点辐射范围,以此识别与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这种方式仅通过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较为主观地确定中心村镇,识别与优化结果不够科学。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成本面栅格,测算每一居民点场源至每一所述成本面栅格的最小累计时间成本,并生成N个居民点场源对应的最小累计时间成本面;
设置发展潜力因子,根据居民点基础数据库与所述发展潜力因子,测算每一所述居民点场源对应的发展潜力;
根据所述最小累计时间成本面与所述发展潜力,确定每一所述居民点场源的场强分布图;
根据所述场强分布图、所述发展潜力识别所述居民点空间结构;
根据所述居民点空间结构,选取中心镇、中心村,确定有待空间结构优化的居民点,形成优化后居民点空间结构体系。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成本面栅格的确定:
根据国土空间利用数据库,设置增强因素、阻碍因素,将通行速度V1按照国土空间类型关联至所述国土空间利用数据库,并按照所述国土空间类型速度将所述通行速度V1转换为栅格数据;
根据所述栅格数据,单位转换为时间成本,即所述成本面栅格。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居民点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从所述国土空间利用数据库提取所述居民点信息、公路信息;
从第三方数据库提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信息;
基于所述成本面栅格,获取所述居民点至所述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累计成本;
从社会经济数据库中提取人口规模信息,并将所述最小累计成本信息、所述人口规模信息关联至居民点图斑,构成所述居民点基础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未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8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密封组件
- 下一篇:一种热稳定性良好含铌纳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