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8601.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青;李纪伟;张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4;G06Q10/06;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场强 模型 农村 居民点 空间结构 识别 优化 方法 | ||
1.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成本面栅格,测算每一居民点场源至每一所述成本面栅格的最小累计时间成本,并生成N个居民点场源对应的最小累计时间成本面;
设置发展潜力因子,根据居民点基础数据库与所述发展潜力因子,测算每一所述居民点场源对应的发展潜力;
根据所述最小累计时间成本面与所述发展潜力,确定每一所述居民点场源的场强分布图;
根据所述场强分布图、所述发展潜力识别所述居民点空间结构;
根据所述居民点空间结构,选取中心镇、中心村,确定有待空间结构优化的居民点,形成优化后居民点空间结构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本面栅格的确定:
根据国土空间利用数据库,设置增强因素、阻碍因素,将通行速度V1按照国土空间类型关联至所述国土空间利用数据库,并按照所述国土空间类型速度将所述通行速度V1转换为栅格数据;
根据所述栅格数据,单位转换为时间成本,即所述成本面栅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居民点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从所述国土空间利用数据库提取所述居民点信息、公路信息;
从第三方数据库提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信息;
基于所述成本面栅格,获取所述居民点至所述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累计成本;
从社会经济数据库中提取人口规模信息,并将所述最小累计成本信息、所述人口规模信息关联至居民点图斑,构成所述居民点基础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居民点基础数据库与所述发展潜力因子,测算每一所述居民点场源对应的发展潜力包括: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发展潜力因子对应的权重,最大最小值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得到N个所述居民点的所述发展潜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所述居民点场源的所述场强分布图包括:
设置场强公式:
其中,Fik是任意一点k受到来自所述居民点场源i的场强,Pi是所述居民点场源i的发展潜力,dik是所述任意一点k到所述居民点场源i的时间成本距离;1≤i≤N;
所述根据场强公式,确定所述每一居民点场源i辐射至每一所述成本面栅格的所述场强,即场强分布图Fi;
进而确定所述N个居民点场源的场强分布图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场强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场强分布图、所述发展潜力识别所述居民点的空间结构包括:
S01:依据所述发展潜力,将所述居民点由小至大进行排序;
S02:对于所述居民点i,叠加其他N-i个所述居民点的所述场强,采用场强最大值隶属方式划分空间腹地,即N-i个所述居民点的空间腹地范围;所述其他N-i个所述居民点为居民点i+1~居民点N;
S03:叠加所述居民点i与所述N-i个所述居民点的空间腹地范围,判断所述居民点i所在的所述空间腹地范围对应的居民点编号,即识别出对所述居民点i辐射场强最大的所述居民点;
S04:循环所述S02-S03,依次识别对每一个所述居民点i辐射场强最大的所述居民点,直至完成所有所述居民点的识别,即得到识别后居民点空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未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86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密封组件
- 下一篇:一种热稳定性良好含铌纳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