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7486.1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安全珍;孙泽;程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B5/029;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结合 多功能 心血管 数据 监测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包括通过在远心端以及近心端冠状动脉以及次动脉设置传感器组,检测血管内壁压力,血液流速,以及血管的内径,通过获取不同位置的血管内壁压力,血液流速,血管的内径差值,并对获取的差值进行修正,对修正过程进行精确计算,保证数据参量精确,不因人体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性,并且判定血液流速,内壁压力以及内侧参数是否发生异常,便于医生诊断病情,最终计算建立健康程度比较参数E用以表征血管健康程度,便于医生判定病人病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科学的饮食习惯、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且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心血管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中。
现有技术中的心血管检测装置通过内置或者外置的方式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对于同一动脉,往往仅通过单一位置以及单一的动脉检测方式进行监测,而不能结合动脉上的不同位置不同直径通过设置传感器组进行精准检测,同时,也不能通过同一动脉上的不同次动脉的实际参数进行获取,并且对于获取的电数字数据缺少一种运算处理的方式或系统。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结合动脉上的不同位置不同直径进行精准监测,缺少对监测传感器发出的电数字数据进行处理的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包括:
内置于动脉血管的若干传感器以及设置与体外的与所述传感器进行信息交互的中控单元,其中,若干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近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一传感器组以及设置在远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二传感器组,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近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1、内侧壁压力P1、以及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远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内侧壁压力P2、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第二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
在与近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组,在与远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上设置有第四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1,v3、内侧壁压力p1、p2、以及两个次动脉的内径d1,d2,所述第四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3,v4、内侧壁压力p3,p4、以及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的内径d3,d4,并且,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第四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
所述中控单元控制四组传感器组信息进行检测时,通过不同位置传感器发出的电数字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比较计算以及修正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