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7486.1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安全珍;孙泽;程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B5/029;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结合 多功能 心血管 数据 监测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于动脉血管的若干传感器以及设置与体外的与所述传感器进行信息交互的中控单元,其中,若干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近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一传感器组以及设置在远心端的冠状动脉内壁的第二传感器组,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近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1、内侧壁压力P1、以及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所述远心端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速V2、内侧壁压力P2、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第二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
在与近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组,在与远心端冠状动脉连通的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上设置有第四传感器组,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一次动脉、第二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1,v3、内侧壁压力p1、p2、以及两个次动脉的内径d1,d2,所述第四传感器组用以实时检测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血液的流速v3,v4、内侧壁压力p3,p4、以及第三次动脉、第四次动脉的内径d3,d4,并且,所述第三传感器组、第四传感器组将实时检测的电数字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中控单元内;
所述中控单元控制四组传感器组信息进行检测时,通过不同位置传感器发出的电数字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比较计算以及修正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内设置有近心端与远心端的内径差值标准D0,在内置各个传感器组时,将各个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预设位置,通过两个位置确定近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10、远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20、内径差值标准D0,在对心血管检测时,获取近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1,以及远心端冠状动脉的内径D2,所述中控单元内部设置有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i=1,2...n,其中,Fi1表示近心端内径范围,Fi3表示远心端外径范围,Fi3表示修正参数,中控单元将获取的近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10与所述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内的近心端内径范围Fi1进行比较,若D10属于所述近心端内径范围Fi1,则选取修正参数Fi3作为近心端修正系数JF,中控单元将获取的远心端冠状动脉标准内径D20所述第i内径修正参数矩阵Fi(Fi1,Fi2,Fi3)内的远心端内径范围Fi2进行比较,若D20属于所述近心端内径范围Fi2,则选取修正参数Fi3作为近心端修正系数YF,将其作差获取实时的内径差值D12=|D1-D2|,同时,将计算的近心端修正系数以及远心端修正系数对内径差值标准D0进行修正获取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将实时获取的内径差值D12与两位置的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的内径差值标准修正内径差值标准D00,则血管在内径参数上为异常值,;若未超过预设的内径差值标准D0,则血管在内径参数上为正常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参数结合的多功能心血管数据监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对差值标准D0的修正时,中控单元设置有修正对比参数K,
K=(JF×α/JF0)+(YF×β/YF0)
其中,JF表示近心端修正系数,YF表示远心端修正系数,α表示预设参数,其为预设值,JF0表示预设近心端修正参数,YF0表示预设远心端修正系数;
将内径差值标准D0修正为D00,D00=D0×K×γ,其中,D0表示内径差值标准,K表示修正对比参数K,γ表示预设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翔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4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