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5189.3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舟;徐明星;易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07 | 分类号: | H01M8/04007;H01M8/04014;B60L5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冷却循环子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增程发动机冷却循环子系统;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和中间换热器,设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和所述第二换热腔之间由导热板间隔,所述导热板的长度与循环路径在所述中间换热器中的长度相同,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循环子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换热腔,所述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换热腔。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增程发动机冷却循环子系统与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中的热量互换,充分利用一组冷却模块进行散热,减少了一组冷却模块,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功耗,并充分利用增程发动机和燃料电池产生的废热,提升了整车能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循环子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和油耗法规的日益严苛,匹配传统内燃机的燃油车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发展新能源车已是大势所趋。燃料电池因其高效率、零排放、长里程等优势,是未来车动力转型升级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内燃机、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三种动力将长期共存,开发三种动力组合而成的混合动力新能源车辆,可以充分发挥三种动力各自优势,将为车辆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解决方案。
这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源较多,包括增程发动机、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因此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对热量的控制、分配以及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增程发动机、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并影响整车续航里程和乘员驾驶体验。
图1是现有技术中内燃机冷却循环子系统的连接关系图,现有技术中内燃机冷却循环子系统主要包括增程发动机节温器9、增程发动机冷却模块10、增程发动机水泵11。
图2是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的连接关系图,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主要包括燃料电池节温器12、燃料电池冷却模块13、燃料电池冷却水泵14。
现有技术中,内燃机冷却循环子系统和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独立运行,这样的缺点是零部件数量多,且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内燃机和燃料电池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能量浪费,同时冷却系统硬件资源存在闲置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以解决零部件数量多、内燃机和燃料电池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能量浪费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
增程发动机冷却循环子系统;
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和
中间换热器,设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和所述第二换热腔之间由导热板间隔,所述导热板的长度与循环路径在所述中间换热器中的长度相同,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循环子系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腔,所述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腔。
作为优选,所述增程发动机冷却循环子系统包括增程发动机、第一三通阀、第一水泵、冷却模块和四通阀,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腔连接在所述冷却模块和所述第一水泵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燃料电池冷却循环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和第二水泵,其中,所述第二换热腔连接在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和所述第二水泵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连接所述增程发动机、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冷却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阀口分别连接所述增程发动机、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一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均为电控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5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