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进行便捷智能控制调节的车位控线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43187.0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明 |
| 主分类号: | E01C23/20 | 分类号: | E01C23/20;E01C23/2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黄瀛 |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进行 便捷 智能 控制 调节 车位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进行便捷智能控制调节的车位控线设备,涉及车位画线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车位画线控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自动与地面接触固定,无法在画线的时候避免产生位移,无法避免车位线边缘位置整齐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矩形框结构,且主体的内侧边缘位置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内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本装置在需要使用的时候,电动缸延伸,带动导杆内缩,使得主体可以向下移动,进而使辅助板可以控制传动件顶端的齿轮旋转,进而使齿轮可以通过卡齿与限位件的齿轮槽啮合,使得限位件可以自动向下移动,进而使压件可以通过接触件以及调节板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使本装置不会产生位移,进而使车位线可以更加整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位画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可进行便捷智能控制调节的车位控线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刚性需求保持旺盛,汽车保有量保持迅猛增长趋势,显然中国已经逐渐步入汽车王国,随之而来的便是停车难等诸多“城市病”,现有停车位,如车库、停车场及路侧停车区域,都会在停车区域划停车位线。
例如申请号:CN201910814501.6中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有效划线车位识别方法和系统,包括车载摄像模块采集周围环境图像;将路边地面采集的周围环境传输至车载计算终端;图像识别处理模块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和利用图像识别分割模型对传入环境图像进行判别,计算出空余停车位的数量和位置,并在车载中控屏上显示出空余停车位与本车的相对位置;所述图像识别处理模块在检测出车位同时判别停车位内是否存在禁停标志或地锁,若有则忽略当前车位继续下一处车位检测,直至完成符合的停车位的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无需部署车位传感器,降低停车场智能化改造成本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使用户能够快速查询到空余车位。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车位画线控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自动与地面接触固定,无法在画线的时候避免产生位移,无法避免车位线边缘位置整齐,且现有的车位画线控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调节转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将车位线压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进行便捷智能控制调节的车位控线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车位画线控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自动与地面接触固定,无法在画线的时候避免产生位移,无法避免车位线边缘位置整齐,且现有的车位画线控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便捷调节转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将车位线压到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可进行便捷智能控制调节的车位控线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可进行便捷智能控制调节的车位控线设备,包括主体,内件,移动件,移动板,导杆,限位件和控制件;所述主体为矩形框结构,且主体的内侧边缘位置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内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且内件的两端通过连接板与主体的两端内部相连接;所述移动件以及调节件嵌入安装在主体与内件之间;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电动缸的顶端相连接,且移动板的辅助板外侧齿轮槽与齿轮相啮合;所述导杆的底部插入安装在导向槽的内部,且导杆的顶端通过圆板与支杆的套环相连接;
所述限位件包括有压件,限位槽,接触件,调节板,所述限位件为倒Y形结构,且限位件的顶端内侧设有齿轮槽;所述限位件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个压件,且压件为楔形结构;所述压件的底部设有两个限位槽,且限位槽为T形结构;所述压件的底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接触件,且接触件为橡胶材质,并且接触件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圆孔;所述限位件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且限位件的齿轮槽与齿轮的外侧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明,未经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