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2879.3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平;宋小磊;张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3/00 | 分类号: | F22G3/00;F22B37/10;F28F9/013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3017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锅炉 过热器 流体 冷却管 之间 隔离 | ||
1.一种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过热管箍(1)和至少一个冷却管箍(2),所述过热管箍(1)和冷却管箍(2)按照随机的次序依次首尾相连组成非封闭的第一抱箍或第二抱箍,并且所述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中相应的过热管箍(1)数量、冷却管箍(2)数量、过热管箍(1)排列次序、冷却管箍(2)排列次序均一致,同时所述第一抱箍或第二抱箍中所述过热管箍(1)中心轴线与所述冷却管箍(2)中心轴线互不平行,当将所述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彼此相对対置且对接在一起时,燃煤锅炉过热器管套装于所述过热管箍(1)内,流体冷却管套装于过热管箍(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或第二抱箍中所述过热管箍(1)的数量为4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或第二抱箍中所述冷却管箍(2)的数量为1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或第二抱箍中所述过热管箍(1)中心轴线与所述冷却管箍(2)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管箍(1)或冷却管箍(2)整体为半圆环柱体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管箍(1)或冷却管箍(2)壁厚不小于7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管箍(1)或冷却管箍(2)的材质为含有Cr元素的合金钢材,其额定耐热温度大于15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是采用销子(3)彼此相对対置且对接在一起的,销子(3)布置于任意相邻两个过热管箍(1)之间、任意相邻两个冷却管箍(2)之间或者相邻的两个过热管箍(1)与冷却管箍(2)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彼此相对対置且对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对接配合面之间的间隙大于0.0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过热器管与流体冷却管之间的隔离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或第二抱箍中相应的相邻两个过热管箍(1)、相邻两个冷却管箍(2)或者相邻的过热管箍(1)与冷却管箍(2)之间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8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