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直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2514.0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辉;李东生;颜肖平;张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石曙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侯巍巍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电阻率 扫描 成像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小直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包括主杆件和若干围绕主杆件周向设置的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的一端铰接有主臂、另一端铰接有副臂;主臂远离采集模块的一端与主杆件铰接,主杆件内设有安装室,安装室中设有推拉装置,推拉装置中有部件伸出安装室与主臂连接,以驱动主臂绕其与主杆件铰接处转动;副臂远离采集模块的一端铰接有滑动件,滑动件沿主杆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主杆件上,滑动件上连接有维稳装置,维稳装置施加给副臂绕其与滑动件铰接处向远离主杆件方向转动的力;采集模块处于推拉装置与滑动件之间;主杆件上设置有用于平衡安装室内、外液体压强的液压平衡装置。优点是:既可以在下放的过程中测井,又可以在上提的过程中测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井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直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稳步增长,为了增强复杂条件下的勘探能力和提高开发效益,迫切需要更加精确地了解油气藏各方面的特性。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的主要优点是能提供井壁附近地层的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在探测复杂岩性、裂缝性油气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使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进行测井工作时,需要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置于井中,然后控制推靠器将采集模块推靠到井壁上,然后沿再使微电阻扫描成像测井仪沿井壁移动并由采集模块采集地层信息。
另外,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中的采集模块对自身温度要求比较高,当其内部温度超过一定值时,测井数据误差将超出可接受的范围。采集模块自身内部温度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受其在工作状态下自身电子元件散热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现有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上的推靠器采用的大多是平行四边形的推靠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1857954U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上十二臂双推靠器),而井壁多是坑洼不平的,这就导致在使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进行测井工作时,只能在上提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的过程中进行测井,不能在下放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的过程中进行测井(如果在下放过程中测井,容易出现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被井壁凸出处卡死的情况,严重时采集模块会被撞坏。
相关技术中,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的采集模块中含有多种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较为苛刻,当工作温度大于一定值时,电子元件的工作精度会受到较大影响,致使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所探测出的数据有较大误差。因此,电子元件都是被密封在采集模块内部的,而且采集模块中的壳体也大多采用隔热材料来进行制作,以减小外界温度对电子元件的影响。但是,由于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热量,从而使得采集模块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而采集模块的散热性能很差,这就导致,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的单次工作时长是有时间限制的。在相关技术中,使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进行测井时,需要先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下放到预定位置,再向上提升并进行测井;而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下放的过程中,采集模块内部温度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致使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在井下进行测井的可使用时间相对较短,测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小直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既可以在下放的过程中测井,又可以在上提的过程中测井,本申请提供一种小直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小直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直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包括主杆件和若干围绕主杆件周向设置的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一端铰接有主臂、另一端铰接有副臂;
所述主臂远离采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主杆件铰接,所述主杆件内设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中设有推拉装置,所述推拉装置中有部件伸出安装室与所述主臂连接,以驱动所述主臂绕其与主杆件铰接处转动;
所述副臂远离采集模块的一端铰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沿主杆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件上,所述滑动件上连接有维稳装置,所述维稳装置施加给所述副臂绕其与滑动件铰接处向远离主杆件方向转动的力;
所述采集模块处于所述推拉装置与所述滑动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石曙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石曙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