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1423.5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韦贤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嘉伦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0 | 分类号: | D04B21/00;D01F6/92;D01F1/09;D01F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蓝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7 | 代理人: | 吴百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抗静电面料由抗静电纱线和锦纶纱线经编而成,其中抗静电纱线的密度为80‑100根/cm,锦纶纱线密度为50‑90根/cm;抗静电纱线由抗静电聚酯纤维制得,抗静电聚酯纤维由聚酯切片和抗静电聚酯母粒通过熔融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得。本发明的抗静电PET聚酯纤维加入具有导电填料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小的优点,具有特别的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表面效应,其制得的PET聚酯纤维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抗静电PET聚酯纤维制成纱线后与锦纶编织成复合抗静电面料,结合两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PET聚酯材料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材料是电的绝缘体材料,比电阻一般很高,尤其是吸湿性能低涤纶、晴纶、氯纶等合成纤维。因此,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由于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机件间的密切接触和摩擦。造成电荷在物体表面的转移,结果产生静电。带相同电荷的纤维之间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纤维与机件之间发生吸引,结果造成条子发毛,纱线毛羽增多,卷装成型不良,纤维粘缠机件,纱线断头增加,以及在布面上形成分散性条影等。服装带电后,大量吸附尘土,容易沾污,而且服装与人体、服装与服装也会发生缠附现象或者产生电火花。因此,静电干扰,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织物的服用性能等。静电现象严重时,静电压高达几千伏,会因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有效去除纺织面料中的静电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抗静电PET聚酯纤维制成纱线后与锦纶编织成复合抗静电面料;尤其是抗静电PET聚酯纤维采用碳纳米管应用在抗静电PET聚酯纤维的制备中,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小的优点,具有特别的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表面效应,其制得的PET聚酯纤维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面料,由抗静电纱线和锦纶纱线经编而成,其中抗静电纱和锦纶相继喂入;其中抗静电纱线的密度为80-100根/cm,锦纶纱线密度为50-90根/cm;所述抗静电纱线和锦纶纱线,采用的均是44D/12F;其中“D” 是纱线细度的单位,“F”数(Filament.根数),44D/12F是指粗细为44D的丝由12根单纤维组成;
所述抗静电纱由抗静电聚酯纤维制得,所述抗静电聚酯纤维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包括100~110份的PET聚酯切片和5~8份的抗静电聚酯母粒;所述抗静电聚酯母粒的组成为:无机纳米粒子8~10面活性剂2~3份;其余为PET聚酯粒料;;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醚型表面活性剂;碳纳米管10~15份;分散剂2~4份,偶联剂2~4份;抗氧剂0.2份~1份;表管的孔径为200-300nm。
PET具有强度高、耐化学腐蚀、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可纺性,在薄膜、塑料和合成纤维等领域应用广泛。尼龙的性能优于涤纶,但是成本高于涤纶。尼龙产品的耐磨性,受力,色牢度,光泽度等方面均好于涤纶产品,且不易产生死皱。两者结合可以使PET纤维有更好的性能。
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欧姆接触,即导电填料在聚合物中相互接触形成导电通路,而填料在基体中一般无法均匀分布,只有部分导电粒子能够相互接触而形成导电通道;另一种为隧道效应,即导电填料在基体中孤立分布,不相互接触,当两个粒子之间的基体层厚度小于 lnm 时,导电填料中的电子吸收外界能量所造成的可以加剧热振动,从而穿越导电填料间的位垒区实现导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嘉伦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嘉伦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4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突破楸梓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
- 下一篇:非接触在线处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