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闸技术的轨道交通延迟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1075.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樊喜丽;古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10 | 分类号: | G07C9/10;E01F13/06;B61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201914 上海市崇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轨道交通 延迟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基于过闸技术的轨道交通延迟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和记录所有乘客的乘客信息及与该乘客信息对应的入闸信息和出闸信息,形成大数据,从大数据中,对于每个站点间的路段选取乘坐站数最少的乘客,并从中选出自入闸时刻至出闸时刻的时间即站内总时间最短的一个乘客,将对应的信息作为判别信息,获取该乘客乘坐的乘坐路段及行驶方向、预先估测到的从闸机到站点站台的距离,计算该乘客的自闸机步行到站点站台的进出站步行时间,并求得该乘客在站台等候车的时间,计算该乘客乘坐地铁的站数,计算该乘客从入闸站点到出闸站点的地铁实际行驶时间;根据地铁实际行驶时间与预先获取的对应站点的标准行驶时间的比较,判断是否发生延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过闸技术的轨道交通延迟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轨道交通由于其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较高的速达性、较高的舒适性、较高的安全性、较高的准时性、对环境低污染、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在一些城市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正因于此,一旦轨道交通出现故障,很有可能造成大量乘客滞留,对市民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而轨道交通运营方对于故障的通报比较谨慎,通常会晚于故障实际发生的时间,导致乘客在不知晓故障发生的情况下仍选择轨道交通出行,造成时间的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过闸技术的轨道交通延迟判断方法,能判断轨道交通是否存在延迟及延迟发生的路段,从而及时通知乘客,避免耽误出行。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基于过闸技术的轨道交通延迟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实时获取和记录所有乘客的乘客信息及与该乘客信息对应的入闸信息和出闸信息,形成大数据,其中,所述入闸信息包括入闸时刻T1、入闸站点、入闸闸机编号,所述出闸信息包括出闸时刻T2、出闸站点及出闸闸机编号;
步骤S2:从大数据中,对于每个站点间的路段选取乘坐站数最少的乘客,并从中选出自入闸时刻至出闸时刻的时间即站内总时间T3最短的一个乘客,将对应的乘客信息、入闸信息和出闸信息作为判别信息,根据其入闸站点和出闸站点获取该乘客乘坐的乘坐路段及行驶方向;
步骤S3:根据判别信息中的入闸闸机编号和出闸闸机编号,获取预先估测到的从入闸闸机到入闸站点的站台的距离L1和从出闸站点的站台到出闸闸机的距离L2;
步骤S4:根据距离L1和L2计算该乘客的自入闸闸机步行到入闸站点的站台的进站步行时间T4和自出闸站点的站台步行到出闸闸机出站步行时间T5;
步骤S5:根据预先获取的地铁时刻表和乘客到达站台的时刻(T1+T4),求得该乘客在站台等候车的时间T6;
步骤S6:根据其入闸站点和出闸站点获取该乘客乘坐的地铁线路、乘坐路段,计算该乘客乘坐地铁的站数n;
步骤S7:计算从该乘客入闸站点到出闸站点的地铁实际行驶时间T9=T3-T4-T5-T6-T7,式中,T7为地铁在所有入闸站点停留的总时长;
步骤S8:设定误差范围并将地铁实际行驶时间T9与预先获取的对应站点的标准行驶时间T10进行比较,并判断时间差(T9-T10)是否落入误差范围内,若是,则判定地铁在对应的行驶方向和乘坐路段处未发生延迟;若否,则判定地铁在对应的行驶方向和乘坐路段处因故发生延迟。
其中,在步骤S4中,基于乘客信息和/或人流量计算并修正该乘客的进站步行时间T4和出站步行时间T5。
由此,对于在计算得到乘客所乘坐的地铁实际运行实际时间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即难以预估的进站步行时间T4和出站步行时间T5,从各个角度进行修正,将修正值加入到进站步行时间T4和出站步行时间T5的计算,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地铁实际行驶时间T9,继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判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