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斜碰车辆变形尺寸的快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0112.7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童勇;陈子龙;曾令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B11/00;G01B11/16;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车辆 变形 尺寸 快速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针对斜碰车辆变形尺寸的快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将测量装置放置在变形车辆一侧的前轮或后轮外侧后,要根据车轮轮辋进行测量装置定位,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相应丝杠电机,使测距信号接收器移动三个位置,即可计算出多个关键点位的变形量,测量过程迅速,且由于将轮辋作为参考基准进行了定位,使得测量精度更高,测量出的变形量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事故车辆变形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斜碰车辆变形尺寸的快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事故车辆的变形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量项目,其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后续事故再现过程中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行驶方向等重要参数的确定,汽车正面碰撞或追尾时,其车身一般只有X方向的变形,此时可以使用塔尺或激光测距仪配合水平仪等设备进行X方向变形量的测量,当汽车发动机舱或行李舱发生侧碰时,车身同时有X方向和Y方向变形,此时仍然可使用塔尺或激光测距仪配合水平仪进行测量;
但是当车身侧面受到斜向碰撞,或者是轿车与货车碰撞,或者车辆发生侧翻,使得车辆的立柱和车门位置受损时,立柱或车门在X轴、Y轴、Z轴方向均有变形,这时再使用塔尺等设备就难以准确测量立柱或车门在三个方向的变形量,例如一辆轿车的与前方货车追尾,轿车的A柱碰撞变形后,其既有溃缩变形,还有扭转变形,使得A柱的变形量难以准确测量;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手持式扫描仪将事故车辆变形部位进行扫描后,经过逆向建模再与原车模型对比后得到碰撞位置的变形量,但是手持式扫描仪后期模型处理过程繁琐,难以满足交通事故中快速处理的要求,且成本高昂,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
还有一种简化方式,即在车辆上找出多个关键点位,然后测量关键点位的变形,以关键点位的变形量近似代替变形区域的变形量,经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速度,且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事故处理要求。但是关键点位的变形量的测量,则仍然没有一个高效准确的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精度较高、测量速度快且成本低的针对斜碰车辆变形尺寸的快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针对斜碰车辆变形尺寸的快速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三脚架,三脚架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竖直放置的L型安装板的底部连接,安装板的上部侧面通过螺栓与两个水平丝杠连接,两个水平丝杠同轴设置,两个水平丝杠各自的外端伸出安装板的部分各设置一个可沿水平丝杠滑动的滑块,两个滑块的侧面通过螺栓或卡扣连接方式分别与一个竖直丝杠的背面连接,两个竖直丝杠上设置的滑块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测距信号接收器、坐标定位组件,所述的坐标定位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竖直丝杠的滑块上、水平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与水平丝杠相互垂直,支撑轴上套设电动三爪卡盘,电动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上通过卡扣分别安装一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使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相对于电动三爪卡盘的中心形成正三角形位置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轴线相对于电动三爪卡盘的轴线向外倾斜设置;所述的测距信号接收器接收安装在车身上的多个测距信号发射器发射的距离参数信号;
四个丝杠电机的控制线,以及电动三爪卡盘的控制线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测距信号接收器的信号线、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水平丝杠、两个竖直丝杠各自分别由一个丝杠电机驱动,驱动水平丝杠的丝杠电机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板的竖直部分侧面,驱动竖直丝杠的丝杠电机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水平丝杠上安装的滑块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的丝杠电机、控制器、测距信号接收器、测距信号发射器、电动三爪卡盘的电源线分别与蓄电池的供电线连接,蓄电池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板的下部水平面上;控制器还与触摸屏式显示器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工程用杨絮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跨用户的云存储系统重复数据删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