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基础古建筑的智能抗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6726.8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黎祥;张以红;郑宏利;庞拓;方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2D17/02;E02D27/12;E02D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1015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古建筑 智能 抗震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文物保护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基础古建筑的智能抗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土地、地基基础和古建筑体,土地表面开挖有基坑,基坑内壁等距设有桩基,多个桩基顶部一体浇筑有地基边梁,地基边梁顶部等距固定有可进行升降的第一防震机构,基坑内壁一体成型有井形基础,井形基础表面等距固定有第二防震机构。本发明通过对地基基础底部泥土硬化并通过桩基进行加强,防止地基基础底部泥土发生塌陷现象;并通过第一防震机构和第二防震机构对地基基础进行减震和防震,减少地震自然灾害对古建筑体的影响;通过矫正机构可智能检测古建筑体的摆动幅度,并通过液压缸来智能辅助顶升矫正,防止古建筑发生倾倒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文物保护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基础古建筑的智能抗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在现有的一些古建筑中,由于年久失修,导致地基老化和液化,如果出现地震等自然灾害,极易导致古建筑地基损坏,使得古建筑坍塌,而现有的对古建筑地基的修复防震手段单一,防震效果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浅基础古建筑的智能抗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浅基础古建筑的智能抗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浅基础古建筑的智能抗震装置,包括土地、地基基础和古建筑体,所述土地表面开挖有基坑,所述基坑内壁等距设有桩基,多个桩基顶部一体浇筑有地基边梁,所述地基边梁顶部等距固定有可进行升降的第一防震机构,所述基坑内壁一体成型有井形基础,所述井形基础表面等距固定有第二防震机构,所述第一防震机构和第二防震机构顶部均固定有框架,所述框架内壁一体成型有井格梁,所述框架顶部固定有地基基础,且地基基础顶部固定有古建筑体;
所述第一防震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安装座、第一橡胶座、第二底座、第二橡胶座、液压缸、顶升块、通孔和矫正机构,所述地基边梁顶部等距固定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顶部等距固定有第一橡胶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设有第二底座,且第二底座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座底部等距固定有第二橡胶座,且第一橡胶座和第二橡胶座相配合,所述第一安装座中部镶嵌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固定有顶升块,所述第二底座中部开设有通孔,且顶升块穿过通孔,所述第一安装座顶部固定有矫正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震机构包括第三底座、第二安装座、第三橡胶座、第四底座和第四橡胶座,所述井形基础上表面对称固定有第三底座,且第三底座与井格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底座顶部固定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顶部等距固定有第三橡胶座,所述第三底座上方设有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底座底部等距固定有第四橡胶座,且第三橡胶座和第四橡胶座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固定壳、转轴、齿轮、齿条和编码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表面固定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中部固定有齿轮,所述第二底座底部固定有齿条,且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固定壳一侧固定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输入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座和第三橡胶座顶部均呈弧形凹陷设置,所述第二橡胶座和第四橡胶座底部均呈弧形凸起设置,所述第一橡胶座顶部与第二橡胶座底部啮合,所述第三橡胶座顶部与第四橡胶座底部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和第四底座底部均固定有限位围挡,且限位围挡内壁分别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三底座上表面均固定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限位围挡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地基边梁外侧浇筑有挡土围挡,且框架外侧与挡土围挡内壁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6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