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拖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5961.3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庞宏磊;周昱英;潘四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拖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拖车,以现有平板拖车为参考平台,设计了一种可自动将运载对象放置到平台上并自动进行升降的自动和半自动结合的智能拖车,本装置主要由平移装置、放置装置、升降装置、伸缩装置和系统控制单元组成,平移装置负责将拖车所载对象自动移动到放置装置的上升卡扣台组件上,由放置装置将所载对象转送到放置架上,并且自动传送到固定升降台和移动升降台上,再由固定升降台和移动升降台下端的升降装置将所载对象升到合适的高度,移动升降台由伸缩装置控制移动相对位置,系统控制单元是利用单片机对整体电路和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以木板、折叠桌、舞台板等规则形状的运载对象的搬运、自动放置和自动升降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拖车。
背景技术
平板拖车作为一种载物搬运平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经常会用到,如重物短距离搬运、生产工件的搬运等等,同时在搬运过程中还有许多物件需要进行升降,现有的部分平板拖车也可以通过液压器实现,但现有的液压升降装置是整个平台的升降,所以所能承载的能力非常有限,同时整体装置也非常大,在较为狭窄的空间也会无法通过,本装置就是在平板拖车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运载对象的搬运、自动放置和自动升降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拖车,具体是一种可自动将木板、折叠桌、舞台板等规则形状的运载对象放置到平台上并自动进行升降的自动和半自动结合的智能拖车,实现运载对象的搬运、自动放置和自动升降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智能拖车,包括第一平台、设置在第一平台一端的扶手以及设置在第一平台底端四角的第一万向轮,所述第一平台靠近扶手一侧的顶端设置有平台端,还包括平移装置、放置装置、固定升降台和移动升降台、伸缩装置、检测模块、系统控制单元和锂电池;
所述平移装置用来将拖车所载对象移动到放置装置上,包括沿着第一平台前后方向设置在平台端左右两端的导轨,所述导轨的长度长于平台端的长度,且导轨的后端与平台端的后端齐平,每块导轨的顶端均滑动连接有摆放架组件,每套摆放架组件分别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实现在导轨上前后移动,第一传动装置通过设置在平台端前端的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使摆放架组件可在导轨上前后滑动;
所述放置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平台的顶端且位于平台端前端的放置架组件以及设置在平台端与放置架组件之间的可升降的卡扣台组件、第二传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卡扣台组件、第二传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为2套,且呈对称分布在第一平台的左右两端,两套卡扣台组件用来放置平移装置运输来的所载对象,所述放置架组件通过设置在放置架组件后端的第二传动装置实现放置架组件的摆动以便将所载对象传送到固定升降台和移动升降台上,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设置在平台端与放置架组件之间的第二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二传动装置实现放置架组件的摆动;
所述固定升降台和移动升降台的底端均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来将所载对象上升到需要的高度,所述第一平台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平台平齐的第二平台,所述固定升降台设置在第一平台前端顶面,所述移动升降台设置在第二平台的顶端,所述第二平台的底端设置有两个第二万向轮;
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第一平台左右两端的顶部边沿,用来推动移动升降台在水平方向的前后位移;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若干第一传感器和两个第二传感器以及用来检测放置架组件到第二平台距离的第三传感器,若干第一传感器呈对称分布均匀设置在两个摆放架组件的外侧面上,两个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平台顶端的左右两端设置的立柱的上端内壁,且分别位于两个卡扣台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平台的顶端且位于移动升降台的前端;
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扶手顶端的控制开关和设置在第一平台内的单片机,所述控制开关和检测模块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锂电池分别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系统控制单元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5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计量仪表数据采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荷雾空气幕防烟装置